近年来,丹棱县民政局积极发挥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化社工、社区、社区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截至2021年12月,整合资金200余万元,建成县社工总站1个,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5个,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室5个,全面完成全域推进乡镇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初步构建形成了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层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以社工站为载体,构建多元服务共同体
丹棱县按照“1+5+50+N”的四级社工站点建设推进机制,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区域养老分中心、文化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场地资源,在全县5个乡镇均建立了社工站,每个社工站都设置了社工室、个案室、小组活动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区,为辖区群众提供社会照顾、精神慰藉、救助保护、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了多元服务的大融合。
打造品牌项目,创建专业服务共同体
按照“一县一平台、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服务设计思路,丹棱县社工总站从服务体系、服务标识、服务标准、服务文化四个方面搭建了“丹棱社工”服务平台;各个乡镇社工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重点服务内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性,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品牌服务项目,同时项目化运行各类服务,形成了杨场镇“银龄时光”、张场镇“孝亲驿站”、仁美镇“同心家园”、齐乐镇“百家集市”、顺龙乡“幸福邻里”社区学堂等专业服务的集合体。
截至目前,全县5个社工站已累计开展个案咨询服务、政策宣传、小组活动等130余场,服务居民近6000人次,满意率高达99%。
完善四平台体系,搭建社会治理共同体
丹棱县社工站还坚持完善“四大平台”,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助力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一是群众需求研判平台。社工站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收集社区队伍培育、骨干人才培养、老年人服务、困难家庭救助、监护缺失等社区和群众需求100余条,研判制定服务清单50余个,转介服务10余个,真正做到将关爱、帮扶和服务带到基层。二是社区骨干培育平台。一是开展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考前培训、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培训,激励更多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加入丹棱社工队伍,指导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和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二是率先在狮子社区、青云村等10余个村(社区)开展社区慈善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力争到2022年底全县每个村(社区)该类组织不少于1个。三是服务资源整合平台。资源整合是乡镇社工站重要职能之一,驻站社工在工作中注重灵活“借力”,有效运用并盘活各类社会慈善资源。顺龙乡20余名家庭贫困的老人面临缺少过冬衣物的问题,社工站通过整合相关资源,为每位老人送上过冬用的棉被、棉衣等物品;唐河小学缺少心理老师,社工站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定期为孩子们提供小组辅导活动;狮子社区邻里中心长期闲置,社工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现有阵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儿童托管、瑜伽、安全宣传等多种服务。截至目前,各乡镇社工站已联系和整合爱心商家200余个,联系当地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资源30余个,动员眉山药科学校下设专业和20个村(社区)进行“一对一”的对接联动,累计参与服务志愿者超过1000人次。四是治理协同参与平台。社工站通过调动辖区内各类主体,发挥社会工作者的协调者、倡导者等角色作用,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有效将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高校、社会组织等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创新贯彻落实乡镇社工站建设要求,真正为群众办好事、为基层赋好能,切实提升了基层服务的专业性和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