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民政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113”工作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
来源:丹棱县民政局 发表时间:2021-11-17 09:22 【字号:  

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丹棱县民政局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抓实、抓细、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探索“113”工作法,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为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

明确“1”个主题。结合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四史”学习。结合民政业务,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强化使命担当,强化成果转化,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4项,涉及养老、社会工作、儿童关爱、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等内容,细化为民办实事项目内容,明确责任股室和责任人、完成时间,每周一提醒,每月一汇报,确保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地见效。

突出“1”个抓手。根据“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细化责任清单,以“党建+”为抓手,坚持党组书记负总责,分管副职牵头、股室协同推进,上下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为民办实事项目高质量推进。与部门联动,协同作战,实施“党建+服务中心”,50个村(社区)均建立统一规范的党群服务中心,配备完善办公设施设备;实施“党建+邻里中心”,开展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工程,集为民、便民、利民于一体,不断提升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水平;实施“党建+网格中心”,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两委”干部实行“坐班制”,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积极开展低保、特困、救助等服务工作,确保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打造服务“绿色通道”。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办理解决各类难题80余件。

构建“3”个体系。一是社会服务体系有力度。出台《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津贴;积极组织133名社区工作者、基层治理网格员、劳动保障协理员等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在全市率先建成了覆盖全县各乡镇的丹棱县社工总站和齐乐镇、杨场镇、仁美镇、张场镇、顺龙乡社工站以及5个乡镇学校社工室,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4家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入驻社工站开展以民政业务为主的专业化社会服务工作,促进社工人才队伍成长。2021年开展民政领域政府购买服务4项,涉及资金200余万元,惠及群众1万余人。二是养老服务体系有温度。以夕阳红养老服务综合体、祥福通养老服务综合体两个城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为中心,在周边15分钟步行范围内建设6个功能各异的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作为补充和延伸,提供全托、日托、居家上门、专业照护、文娱教育等普惠为老服务,形成“综合体+”城市普惠养老网络体系。以幸福家园失能半失能特困老人集中照护机构为中心,在各乡镇建设5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设26个养老服务分中心,依托农家大院、农村茶馆转型升级25个养老服务点,形成“1+5+N+N”农村养老“四级网络”。三是基层自治体系有深度。以党建为引领,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完善居民公约,“道德超市”运营,不断创新自治载体,引导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积极开展社区道德大讲堂和“身边好人”“文明家庭”“诚信商户”等评选活动,设立居民“红黑榜”,营造邻里互助、团结和睦的文明之风,不断提高居民道德觉悟;通过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力量介入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手法运用,充实社区服务内容,丰富社区治理场景,优化社区服务供给,不断激活社区居民服务需求,畅通经济社会运行“毛细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