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解决学校干部后备人才缺乏、学科结构不尽合理和教师老龄化等现象,努力提高人才素质,丹棱县多措施做好队伍人才培养工作。
一是政策选才,用匠心打造本土名师。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完善培育人才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强人才培育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遴选推荐了8名教师为“眉州名师”培育对象。组建“丹棱大雅名师”工作室,确定3名同志为首届“丹棱大雅名师”。今年10月启动“大雅名师”培育工作,在市、县级骨干教师中遴选不少于30名“大雅名师”培育对象,每两年为一个培育周期,每个周期选拔不少于2名“大雅名师”。采取集中培训、自主研修、交流展示、工作室培育等方式,结合“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县”培训项目,送培育对象到高等院校培训深造,并提供其他各种平台培训。
二是服务优才,下决心建立专项资金增长机制。落实教师培训专项资金,中小学校每年按生均公用经费的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县级培训资金每年8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市财政按每年2万元的标准,落实市级名师工作室经费。积极争取职能部门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给予每个“丹棱大雅名师”工作室不少于1万元的工作经费支持。“大雅名师” 每个培养周期,争取县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提供30万元经费资助。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对“大雅名师”培育计划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三是基层固才,靠真心强化一线支撑力量。加大中小学教师补充力度,根据中小学教育学科需要,面向社会采取公开考试、考核的方式招聘中小学教师。补充紧缺学科教师,进一步缓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加大男性教师的招聘力度,逐步提高男性教师比例。利用好现行招聘政策,对一些重点紧缺学科,采取考核招聘的方式,争取一批学历高、素质好的优秀师资进入教师队伍。按有关培养省属免费师范生的政策规定,逐年申报一定数量省属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提高新聘教师质量。全县近三年累计招聘中小学教师122名,使教育人才队伍得到有效的补充。
四是筑巢引才,怀诚心编织人才摇篮。制定了《丹棱县教育体育局关于高层次人才随迁子女入学实施细则》,为高层次引进人才的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入学提供服务,解除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认真执行县上有关人才流动的政策规定,从“引”和“留”字上下功夫。对县外申请调入县内教师敞开“绿色通道”,近三年从县外引进18名成熟教师加盟全县教育事业。对在县内工作不满5年的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量让他们留下来继续服务。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参与或组织赴省外或国(境)外招才引智活动,提高教育人才的质量。
五是培训育才 ,持恒心修筑炼才熔炉。完善队伍培训机制,以培训培养促进队伍建设,以培养锻炼选拔人才。常规开展好“四大论坛”,以更专业、更敬业、更出色为目标,实施教师队伍全覆盖的各类培训;继续保持每年实施校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50余项培训,参训人员3000人次,全县教师人均培训3次以上的培训规模,并逐年增长。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和后备干部培养,通过对全县中小学校干部职工进行全面考察和民主推荐后备干部,培育年轻优秀人才,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