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并且不断更新迭代,导致多人上当受骗,严重危害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的生活秩序。请各位家长查收此封信件,请您带着孩子一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一、常见诈骗类型
一是缴费诈骗:假冒或盗取老师微信、QQ号码,在班级群内,冒充老师收取学费、资料费、服装费等实施诈骗。
二是兼职刷单诈骗:在各大社交平台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的兼职刷单广告,诱导学生或家长下载刷单APP垫资充值做任务实施诈骗。
三是免费送皮肤诈骗:通过抖音、快手、微信、QQ等平台发布免费送游戏皮肤等广告,诱导学生操作家长手机或自己手机扫描二维码付款实施诈骗。
四是冒充公检法:冒充公检法身份添加学生,之后以学生玩的游戏里面有诈骗团伙、泄露他人隐私、QQ被举报、涉嫌违法犯罪等需要配合检查为由,对学生进行威逼、恐吓,诱导学生使用家人手机或自己手机下载APP、绑定银行卡、扫描付款二维码进行转账实施诈骗。
五是冒充熟人诈骗:骗子盗取学生亲朋好友的微信号、QQ号后,冒充亲朋好友向学生借款,或者以发生意外、生病等为由,要求学生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六是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诈骗:骗子通过发布买卖游戏装备、账号等虚假信息,诱导学生添加其为微信QQ好友,进而引导私下转账交易,或发送虚假交易平台实施诈骗,甚至会骗取受害人的游戏账号实施诈骗。
二、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五不信”:未经核实不相信,积分中奖不相信,高额回报不相信,退税返利不相信,免费领取不相信。
2.“五不露”:不透露身份证号码,不透露姓名住址,不透露银行卡号,不透露各种密码,不透露手机验证码。
3.“五不转”:不向陌生人账户转账,不向“安全”账户转账,不向有风险提示的账户转账,不向未经核实的网站、APP、二维码转账,不向要求先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税费等的网贷公司转账。
4.“五不做”:陌生电话不回拨,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微信不添加,陌生平台不投资,网络刷单不参与。
5.“五慎接”:慎接95开头且超过五位数的电话,慎接400开头的电话,慎接00或者“+”开头的电话,慎接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慎接被手机软件标记为诈骗、骚扰的电话。
安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引导孩子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家校合力,共同携手,从小培养孩子的网络防范安全意识,家校携手,反诈同行——让孩子在自由、快乐、平安的蓝天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