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靶向施策,强化指导。采取“线上+线下”方式组织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全面学习国家相关“双减”政策,密切关注机构主体“关、停、转”等动向以及当下从业人员及举办者动态,严格防范周末、节假日学科类培训违规反弹行为,“台账管理”及时化解因“减负”引发的不必要舆情和纠纷。截至目前,县域内零舆情零投诉。
二是联动发力,强化监管。成立以县委政法委、县教体局、县公安局、县舆情网络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日常监管+定期检查+专项督导”机制,组建常态巡查组1个、暗访组3个、专项检查组2个,按照“白天巡查、晚上抽查、周末暗访”的模式,形成全天候、高频率、高压式监管态势,实现监管全覆盖、无盲点。
三是党建引领,强化自律。采用“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成立校外培训机构志愿服务队,遴选5名党员、4名青年志愿者分任组长,通过“头雁效应”,发挥其在行业自律上的督促、示范作用,有效推进全县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四是严格准入,强化消减。严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不断优化换证、登记、变更和注销等流程,解决“过多过滥”问题。截至目前,县域内原审批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含学科艺体类)机构14家,转型11家,终止办学3家,学科类机构消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