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教体局 -> 最新动态 -> 正文
提升“三度”深化体教融合
来源:丹棱县教体局 发表时间:2020-12-18 14:14 【字号:  

丹棱县教体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全力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改革引领,提升学生参与度。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强化体育育人功能,实现体育教育教学从“单向度”到“全方位”的变革。一是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摘掉体育学科“副课”帽子。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确保每生掌握2项以上体育技能、每日在校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二是精心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模式。自创跆拳道搏击操、足球韵律操、篮球操等特色阳光大课间活动,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所、省级阳光体育示范校1所、市级阳光体育示范校5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所。三是建立体育课余实践机制。采取夏(冬)令营、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少年学生广泛参与体育运动,促进体教深度融合发展。

多维发力,提升学生覆盖度。一是强化场地建设,近三年,建成各类足球场19片,公共篮球场20片,提高青少年体育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编制“十四五”期间学校体育项目规划,扩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范围,完善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强化师资保障。签约成都大学足球学院,借力专家和教练,培养优质教师队伍,提供专业指导,建设足球特色学校,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三是强化家校共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疫情期间,教体官微推出“宅家学习战疫情”等栏目34期,让学生通过在线方式打卡体育锻炼。

兴趣导向,提升学生活跃度。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鼓励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结合学生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师资力量、场地条件等因素,搭建体育社团平台。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将体育运动延伸到课下,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等10余项的体育活动兴趣班,构建学生锻炼参与环。以校园特色体育竞赛为亮点,打造校园精彩赛事,构建学生锻炼竞赛环,每年全县各学校组织开展各类运动赛事100余场,塑造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