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炎夏日挡不住学习的热情。近日,何静大雅名师工作室走进成都市同安小学,与成都市郑大明数学名师工作室进行联合教研。两个工作室成员及同安小学全体数学老师参加了活动。
什么是“三课四学”?“三课”是哪三课?“四学”又该怎么学?活动分为课例分享、交流研讨、专家引领三阶段为大家释疑解惑。
深度课堂 异同齐彩
活动伊始,郑大明工作室成员赵洪艳和邵玮为大家展示《长方体的体积》《长方形的面积(练习)》优质示范课。两节课异中求同,异同齐彩:赵老师以“四学”组织为途径,帮助学生建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智慧就是要探本质、究原因。邵老师则以“三题”研究为重点,组内互学,学生会交流、会分享、会质疑、会对话。两堂课都融入“四学”模式——首学、互学、共学、群学,数形结合,学生对度量本质感悟深刻。
课例研讨 精彩纷呈
随后,开展习题分析会。同安小学各年级组教师分别汇报发言,把本组习题按易、中、难三层次进行分析讲解,与全体教师探讨交流教学中的疑惑。小学数学组浓厚的学习氛围与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让工作室成员们感触颇深。
工作室主持人何静老师谈了两点:一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在实施教学活动后一定要及时总结,要勤学、善思、好问,从笔下开始,从心中开花。二是希望在郑老师的引领下,工作室成员深度学、深度研,携手成都,同城共进,一展风采。
专家引领 助力飞翔
郑大明老师作总结性发言。郑老师强调知识的生长过程是一点一滴形成的,以本次活动两课为例,沟通二维度量与一维度量的关系,要通过“量”使数形结合,用“数”“量”“形”刻画生活现象,凸显数学本质。他鼓励老师们善思、善写,做一个生活的观察者、教学的研究者。
教思并肩,智慧共享。一天的舟车劳顿,回到丹棱已经晚上9点,成员们收获满满,对“三课四学”有了进一步理解,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把“三课四学”优质理念融入到课堂中,探本质、究原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次学习
就是一次提升
不同的地域
相同的教育情怀
相互研讨
共同体验
成长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