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努力保持全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综合来看,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缓的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4亿元,增长7.4%(同比,下同),高于全国、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顺利实现“双过半”。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发展“稳中趋缓”特征明显。今年以来我县与全省、全市GDP平均增速情况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但差距进一步扩大;二是经济态势与全省、全市基本保持一致,总体呈现“稳中趋缓”,但我县的“趋缓”形势较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全省GDP增长7.5%,与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8%相比,回落0.5个百分点;全市GDP增长8.1%,与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10.5%相比,回落2.4个百分点;丹棱GDP增长7.4%,与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11.9%相比,回落4.5个百分点。同时,丹棱GDP增速由2015年上半年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增速3.9、1.4个百分点,回落到今年上半年低于0.1、0.6个百分点。
(二)项目支撑有力。及时贯彻落实省、市“项目年”工作部署,坚持“一把手”亲自抓项目,实施重点项目调度例会制度,项目投资取得实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亿元,占全年目标的52.9%,超时间进度2.9个百分点;增长14.7%,增速今年以不均保持在14%以上,高于全省、全市平均2.4、2.2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51.4%。
(三)工业趋稳回升。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深入实施“丹棱制造2025”,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1.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0.5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1.2个百分点。
(四)农业持续增效。农业形势稳定,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业总产值实现6.8亿元,增长3.5%。“不知火”产值突破15亿元,“东坡味道·丹棱特产”实现销售收入24.9亿元,完成计划目标的71.1%。新培育种养业大户94户,新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新增家庭农场12个。
(五)三产上档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4%,比一季度回落2.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全市平均0.2、0.3个百分点。开启“民宿+度假”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创新成立2个乡村旅游合作社,乡村旅游实现3.1亿元,增长88.6%。70余家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电商产业链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0余个。
(六)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亿元,增长15.0%,超市下力争目标6个百分点;税收占比64.25%,居全市第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9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48元,增长11.4%,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全市2.5、1.2、1.2个百分点,2015年总量、增幅居全省高收入组(41个县、市、区)第24位。
(六)民生大力改善。深入实施四个省定贫困村“125”“135”产业脱贫工程,茶叶和脆红李种植面积已超目标任务,短期养殖已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上半年,全县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92人,完成市下目标任务 54.1%。
二、压力持续增大,问题不容忽视
从投资来看,后劲依然乏力。在库项目剩余投资量支撑不足。列入全县 127 个重点项目符合入统条件尚未入统的项目40个,今年计划投资仅 8.6 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缺口较大。
从工业来看,增速持续回落。今年以来,工业增速持续走低,工业增速除了 3 月份与全市水平同步外,其余各月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虽有4、5 月份陶瓷企业限产、停产治污、丹夹路断道施工原由,但工业增速放缓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从房地产(建筑业)看,市场活力仍然不足。房地产方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24%仅完成4亿元;房地产项目报建3.4 万㎡,同比下降 19%(销售面积与去年同期持平);房地产业税收同比下降 56%。建筑业方面,全县仅有 4 家建筑企业,总产值增速 10%,同比回落 6.9 个百分点。房地产和建筑业的指标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降低,严重影响 GDP 增速。
二、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仍然维持弱势复苏格局,发达经济体增长无亮点,风险事件频发,英国退欧和美国加息预期等扰动市场世界,全球市场需求仍然低迷。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全球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3.2%,较1月份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并对美国、欧洲和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调。同时,虽然目前铁矿石、原油、粮食等大宗商品和黄金、白银价格略有回升,但美国经济复苏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回落,国际环境中新的不确定因素仍在增加,后续影响难以预料。
从国内来看,当前全国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新经济快速发展,各种积极因素正在累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将我国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到6.5%,较1月份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但国内地区和行业走势分化,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自然灾害也给经济运行和群众生活带来较大影响。
虽然我县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比较有所回落,但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符合发展预期。综合分析,下一阶段我县如果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及时协调解决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尤其在工业、三产、建筑业保持不低于上半年发展速度下,预计全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均能实现“满堂红”。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下一阶段,全县上下要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大力贯彻落实省、市、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扎实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工业转型,精准帮扶企业,贯彻落实好企业技改项目的奖补力度,引导企业增加技改投资。积极推进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计划。壮大三产规模,重点围绕国家乡村公园项目招商。提档现代农业,大力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暨农产品采摘节会活动,以节会促销售激消费,重点在丹棱镇、杨场镇、张场镇、仁美镇、顺龙乡举办仙桃节、葡萄节、脆红李节和核桃、猕猴桃节,推动一三互动发展。
(三)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项目支撑带动作用,力争新签约重大项目,营造环境鼓励企业投资,扩大投资规模。推广PPP合作模式、产业引导基金等形式,充分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民间资本。推进市、区重点建设,对缓慢滞后的项目要找准问题、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关于引导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对商业用房、地下车库及二手房交易进行精准刺激,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大力推进征地拆迁货币补偿购商品房安置,鼓励农民进城购房,拉动刚性需求。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经济领域、城乡一体化、社会事业、司法改革等领域改革,全面落实县委2016年深化改革工作重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五)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国家有关政策以及省政府“十七条”措施和省级部门出台的配套措施,积极加强与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精准对接,细化目标,落实责任,争取获得更多的资金、项目、政策支持。认真执行《贯彻落实省政府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支持工业转型升级,着力降低企业成本,确保各项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