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圈内一点,将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利好政策,走融入成都、进城入圈、同城发展的路子,奋力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
一、围绕一体规划谋求突破,从顶层设计上融入成都。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一轮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和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在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市场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联动发展。
二、围绕通达通畅谋求突破,在交通设施上融入成都。铁路上,积极争取大峨眉旅游环线高铁建设项目、市域铁路S5号线入规,对接争取成蒲高铁延伸至丹棱、洪雅规划。公路上,开展丹棱段蒲夹高速的前期工作,年内启动丹棱杨场—工业大道—崇礼新城—汉阳航纽工程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丹蒲路、丹名路建设,启动丹蒲公交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航空上,围绕成都国际空港枢纽,积极融入天府国际机场和双流国际机场,加快开展丹棱通用机场前期工作。
三、围绕协同互补谋求突破,在产业体系上融入成都。一是建设川渝经济圈晚熟柑橘产业园、创建省级桔橙产业现代园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品质的“菜篮子”、“果盘子”。二是将丹棱经开区扩区调位为30平方公里,优先发展以丹齿精工、联合机械等为首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和以柯美特为龙头的新兴产业,打造“中国齿轮之都”“西南陶瓷基地”。三是以幸福古村齐乐桃源、橘园新城等项目为载体,把丹棱打造成为成渝城市群“2.5天度假”最佳乡村旅游目的地,西南地区休闲康养旅游度假基地。
四、围绕共建共享谋求突破,在资源服务上融入成都。一是推进生态环境共治。深入贯彻落实岷江流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规划长征渠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项目,共同打造特别生态功能区。二是推进公共服务共联。加快打通教育、医疗、文化、体育资源合作共享通道,争取成都优质教育资源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联合办学。三是推进人才共享。落实省、市、县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端人才、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高校毕业生等来丹创新创业,建立“双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