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探索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路径。通过盘活村集体经济闲置资产,培育新集体经济收入平台,省级贫困村万年村盘活集体资产资源13项,实现村级集体收入5000元;岐山村以“整体保底出租”方式,实现四年后每年收租金4-5万元。二是发展特色种养业助增收。以4个省级贫困村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村组4万人,重点实施种植业“125工程”,即规划连片新发展茶叶1万亩、核桃2万亩、脆红李5千亩;养殖业“135工程”,即新发展肉羊1万只、长毛兔3万只、林下鸡5万只,整个项目可实现经营净收入1.2亿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三是探索“互联网+”服务业创新增收渠道。以乡村旅游交互平台公司为龙头,全县共发展涉农电商企业50余家、网店500余家、微店1000余家,生态水果销售实现由卖难到买难、由论斤到论个,成为搬迁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