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思想,始终坚持项目投资驱动不动摇,充分运用“一编二争三引四干五统”项目工作法,坚持在资金争取上求更多、质量上求突破、前期上求互动、建设上强推进,围绕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达效,不遗余力推动项目工作。
一是紧盯投向编项目。坚持围绕投向、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编报包装项目。认真研判国家、省政策和项目投资方向,提早谋划包装项目,提早编制申报材料,提早完善报批手续,提前进入“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做到项目库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力争使项目库中项目储备数量动态保持100个以上。比如,立足我县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的比较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融合,建设国家乡村公园项目。围绕齿轮机械、陶瓷建材等工业主导产业包装项目,承接成都产业转移。
二是锲而不舍争项目。坚持用只争朝夕精神抓项目争取,坚持每季度分管县领导带队到国家发改委对接1次、每月到省发改委对接1次,第一时间捕捉信息,加大汇报力度对接跟进项目。选派1名干部到省发改委上挂锻炼,建立对上争取项目的沟通渠道,保持与上级部门的紧密联系,第一时间知道项目投向及资金安排,在有项目对接时能“找准人、见成面、办成事”。深入对接投向、扣准主题,把项目选好、选准,并对上报项目进行分类、包装、整合,增强项目的吸引力和成功率。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主动跑上去,盯上靠上,项目申报资料转呈到哪里,跟踪工作到哪里,为争取项目资金赢得主动,力争有更多的项目挤入国家、省上的规划盘子。今年,争取到11个教育卫生及文化旅游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870万元,为全市唯一争取到该类项目的区县;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申报,拟申请中央预算资金3000万元,是全市唯一推荐申报的区县;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申报争取补短板中央预算资金1800万元,已通过省发改委审核上报国家发改委。
三是全力以赴建项目。全力以赴抓好83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建设。所有项目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正排工序、倒排工期,每月一推进、季度一盘点通报、半年一考核评比,并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对10大重点项目在县政府门厅采取挂图作战、挂旗推进、任务上墙、工期到月、节点到天,确保项目投资进度不滞后,形象进度不落后。坚持重点项目全程参与,每月收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项目办协调项目建设作用,为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服好务,通过共同努力,国家乡村公园PPP项目被列入全国57个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被评为全国重点示范项目。今年,我县列入市级重点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62.2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8.4亿元,1—3月已完成投资5.3亿元,占年度计划28.6%,超时间进度3.6个百分点。列入县级重点项目83个,计划总投资131.8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46.8亿元,1—3月已完成投资10亿元,占年度计划21.3%。(具体情况详见附件)
四是优化服务促项目。坚持“一个窗口”受理、“一套清单”管理、最多跑“一次”的高效审批服务。制定《项目工作手册》,进行项目推进全过程指导。探索实行模拟审批,采取平行而动、交叉进行方式,首个模拟审批项目——澳力鑫复合集成墙体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审批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依托全省投资项目监管平台,配合做好项目“红色代办员”相关工作,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对投资项目立项喊响“马上办”,材料齐全的项目立项即来即办,为全县项目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项目审批服务。
五是一个不漏统项目。坚持应统尽统、统全统齐。按照重点项目开工时间,提早与项目单位衔接,协助项目单位完善相关资料;对项目入统情况,做到每月一梳理、每月一通报;对项目入统进度滞后及遇到的问题,与项目单位一起研究解决,切实做好项目入统的服务工作,做到开工一个入统一个,项目不漏统、投资不少统、进度不迟统。1—3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亿元,增长13.7%,实现了“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