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宣布,2019年度县人大代表最终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污水处理项目、全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村道生命防护工程项目、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建设项目、城市公交车提质增效项目、实施‘厕所革命’及新改建厕所项目、丹棱县城区西门跨G351线人行通道建设项目、农村旧桥拆除重建项目、职中和仁美初中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项目。”3月1日,丹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150名县人大代表采取不计名差额投票方式,从12个候选项目中现场票决出了今年实施的10个县级民生实事项目。这标志着丹棱县民生实事项目从“为民做主”转为“由民做主”,迈入了代表“票决时代”。
这10个项目涉及饮水、养老、道路、公交、教育等5个方面,都是群众急切盼望解决和改善的问题,计划总投资近7000万元,惠及群众近十万人。
广集民情
把民意“收”上来
2018年11月,来自丹棱县双桥镇刘坡村的县人大代表曹夕祥在征集民生实事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到刘坡村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有的家里只剩下老人独居,让外出打工的亲人难以安心务工,这成了刘坡村村民们心中最愁的事情。于是,曹夕祥将建立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民生实事项目提了出来,并被丹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全体人大代表票决为2019年度县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发挥了自己身为人大代表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太高兴了。”看到人民群众的意愿落地生根,曹夕祥激动不已。
反映广大群众急难愁盼是人大代表在征集民生实事项目意见时的一大准则。丹棱自去年11月启动项目征集活动以来,先后在78个行政村和社区张贴了征集公告,让群众知道提什么项目,向谁提项目,什么时间提项目;全县148名县人大代表还分别回到自己所在的选区,召开征集座谈会,进村入户倾听群众想法和建议,深入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历时1个月,走访群众达5693人次,整理归并项目建议120条。”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说。
精挑细选
把急盼“筛”出来
120条项目建议,如何把群众最急、最盼的项目筛选出来?
调研、分析、再次听取群众意见……县人大代表按照“普惠性、公益性、可行性”原则,提出项目实施建议。同时,坚持“雪中送炭”,不搞“锦上添花”;坚持群众不提的项目不列入、经济发展项目不列入、上级党委政府已经确定实施的项目不列入、投入资金无保障的项目不列入“四个不列入”。通过层层筛选,最终从120个项目中确定了12个项目作为正式候选项目。
“在民生实事项目筛选过程中,针对群众提出的城市公交车运行效率不高、站点设置不合理、站牌设施不完善、群众乘车不方便等问题,我提出将此项目列为票决候选项目,县委、县政府充分尊重代表意见,真正做到了从‘为民做主’变成‘由民做主’。”来自丹棱县丹棱镇的县人大代表江棱深有感触地说。
未列为候选的108个项目,丹棱将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代表建议和纳入部门项目储备库等方式,逐步加以解决,使征集的项目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借势发力
把制度“定”下来
据了解,我市是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市。借试点的“东风”,丹棱从2018年10月便开始在全县推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县委出台《丹棱县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主责、代表票决、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征集、筛选、审议、票决、监督、评价六个步骤,将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和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决定从2019年开始,在每年年初的县人民代表大会上,由县人大代表票决确定当年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丹棱借势发力,构建起常态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运行机制。
票决结果出炉后,丹棱还将依托乡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和村人大代表工作室,对项目落实推进情况实行“贴身”追踪,通过代表联系项目、代表视察项目、实地监督项目、现场评估项目、满意度测评项目等方式,持续追踪民生实事项目落实的全过程。
“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项目来自群众,主题突出民生,解决依靠民主,结果赢得民心。政府要办哪些民生实事,由人大代表票决确定,体现了民生实事回归民生本位,这让‘民生’二字成色更足、意义更大。”县政府民生办有关负责人为丹棱全力推进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