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县政府办公室 -> 最新动态 -> 正文
念活“致富经” 走出富裕路
来源: 发表时间:2017-07-19 09:30 【字号:  

“路是自己闯出来的,打工不如自己创业。”这是丹棱县张场镇长流村返乡创业的刘华均在打工和创业历程中的感悟。仅有初中文化的刘华均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倔劲”,凭借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终于在广袤的农村大舞台念活“致富经”,实现了他的创业梦,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创业逐梦路 注重绿色生态

今年47岁的刘华均在多年的打工生涯中,先后做过化工、物流等工作,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都无时不在思考着一个长远的就业“大计”——返乡创业。

返乡创业干什么?是搞规模种养还是跑农用运输,这些路子虽说都考虑过,但学习了不少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刘华均一直拿不定主意。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刘华均的创业梦想得以生根、萌芽。

“2010年,我在看CCTV-7《致富经》这个栏目时,看到别人种李子都挣了这么多钱,我想我为什么不能,于是就萌发了回去种李子的念头。”谈起为何创业,刘华均说。

“创业肯定不会一帆风顺”,在给自己鼓足士气后,刘华均开始在创业路上探索着。为了种出高品质的果实,他先后到乐山市五通桥区和峨眉山市、阿坝州汶川县等地方考察,拜水果种植能手为师,同时向县农业局专家请教,最终选择了适合本地栽培的五月脆、半边红、脆红桃等桃李新品。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栽下要活,首先需要水,刘华均便在承包的山上修建蓄水池。水的问题解决之后,肥料又成了大问题,还没有收成的刘华均又做出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在山上养殖生态猪,走绿色种养循环之路。刘华均说,自己养猪,首要目的就是解决肥料问题,“一头猪一年要产一吨左右的猪粪,腐熟后用于果园,生产的水果品质更加绿色生态,更上一个档次。”而为了多产猪粪,他养殖的黑猪、藏香猪要15-16个月才上市销售。

念活致富经 带领村民致富

创业以来,刘华均的农场坚持按有机、生态标准,实行绿色种植。农场用畜禽产生的腐熟粪便浇灌李树、桃树,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用果园内自然生长的青饲料饲养生态猪,且猪至少生长15个月以上才上市销售;禽类则放养在果园中、树林下,主要以昆虫、蚯蚓、青草为食,生长8个月以上才能上市销售,从而保证农场出产的水果和畜禽自然生态、味道鲜美。

刘华均家的农产品因绿色生态、环保健康,打响了名声。来自眉山、成都的客人一批又一批,除了散购一些水果外,更多的是整头整头的定购生态猪,他们说“这才是以前猪肉的味道!”

今年李子成熟初期,来自成都的老板在看过刘华均的果园,立即拍板交了5000元的定金。今年,刘华均光种植李子一项收入就高达40余万元。

目前,刘华均共种植以五月脆为主的李树18000株,培育李树苗10万余株,养殖生态猪200余头,林下鸡、鸭300余只。同时带动周边村民栽种了70余亩李子树,并帮助当地村民种植和销售,让附近村民的腰包也都鼓了起来。

“下一步,我想利用老峨山交通的这个地理环线,准备建一个集参观、旅游、餐饮为一体的农家乐,让游客走进来,耍得开心,玩得愉快,记得住乡愁。”对未来,刘华均思路清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