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办事真方便!”近日,四川省丹棱县齐乐镇城西社区居民鲁丽霞到县不动产中心办理房产证变更登记时,提供了原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等证件后,工作人员就按程序为其办理了变更登记。此前,办理此项业务,群众还需提供门牌号与住址是否一致的证明,工作人员才会办理,而现在,此项证明已被取消。
为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丹棱县纪委监委创新开展“三清四巩固”行动,“奇葩”证明正是整治的对象。
“以前村民去办事,总会让村委会出具相关证明,比如买房,要让村上出具收入证明;村民保险赔付时,需村上出具摔伤、扭伤等证明。这个月我就给村民开了200多个证明,有的证明不符合要求群众还会来回跑路。”杨场镇古井村主任李文忠告诉记者。
证明材料本是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办事效率而产生的,然而丹棱县纪委监委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调研中发现部分部门、单位要求村(社区)出具的“奇葩”证明无文件依据、种类繁多,表面上看似工作流程使然,实则折射的是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成为了群众的痛点、难点,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推进,网络发达,信息共享便利,有些证明材料是多此一举。”丹棱县民政局副局长李天明说。
“简化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更多的干部就能把时间和精力用到干事创业上,真正为群众服好务。”丹棱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李开鹏表示,全县通过“吐槽大会”听取“经办人”感受,全面排查困扰基层的“奇葩”证明类型、分布领域及主要用途,通过“立改废”对症下药直击病灶,历时3个月,对存在的“奇葩”证明一项一项整治。
“奇葩”证明材料取消了,但为民服务宗旨不变,丹棱县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眼长远祛除病根,进一步畅通群众办事的渠道和途径。为方便群众办事,要求相关部门、单位明确提出“对符合规定的证明当场立即办;对无明文规定但确有需求的证明灵活变通办;对无明文规定且无实际意义的证明坚决不能办。”持续完善《丹棱县证明材料负面清单》,逐项明确取消后的办理方式。编制《证明事项协助核查函》,明确索要单位、文件依据、相关要求等,确保接收证明有对象、开具证明有依据、核查事项有结果。对2个单位的责任“甩锅”、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及时约谈提醒。
截至目前,丹棱县共清理取消34个证明事项,进一步规范简化完善5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证明。同时,取消3项村(社区)承担的非必要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