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9日,丹棱县副县长杨益民召集县“五驾马车”和“三大园区”主要负责人在县投促委会议室集中学习了“主动作为创一流招商引资结硕果——市政府驻成都经合局三年工作总结”,并要求全体招商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市政府驻成都经合局招商引资工作主要经验和做法,经合自身工作认真思考,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招商引资工作。随后“五驾马车”和“三大园区”主要负责人就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情况作了交流发言,并结合我县实际对下一步招商引资进行了研究部署。
一、学习的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市政府驻成都经合局的招商引资主要经验和做法,我委全体干部职工均表示获益匪浅。纷纷表示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面对当前“言必讲招商、行必抓投资”的招商引资竞争态势,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大的魄力、更有力的举措,才能全力推进投资促进工作顺利开展。综合我委干部职工学习后的收获,现将几点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是招商引资工作要敢于吃苦。招商引资工作是一项非常规性的工作,没有吃苦的精神和思想准备,是干不好招商引资工作的。市政府驻成都经合局之所以三年能取得这么大的工作成绩,与他们千山万水抓项目、千辛万苦抓落户,千方百计抓服务的“三千”精神是分不开的。招商引资一定要发扬勇于吃苦的精神,要想千方百计,勇吃千辛万苦,不惜千言万语。一定要有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破脚皮的吃苦精神。只有发挥不怕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满含热情,甘于奉献,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二是招商引资工作要讲究方式方法。招商引资工作光靠吃苦还不够,必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市政府驻成都经合局捕捉信息的八个渠道,就是结合实际,讲究招商方式方法的集中体现。下一步我县将以此为契机,结合我县实际,千方百计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力争捕捉更多更好的投资信息。
三是招商引资工作要不断学习。招商引资工作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只有不断持续加强学习,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才能在与客商的交流洽谈中取得主动。招商干部不仅要加强学习,还要善于学习,学习面要宽。尤其是与招商引资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知识、产业知识、产业政策等方面,更是要力求全面掌握、甚至烂熟于心。
四是招商引资工作要注重队伍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是靠团队的力量来完成的,只有形成一种合力,看问题、办事情从大局出发、从发展大局来考虑,才能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除了注重团队力量,还要注重招商干部个人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培训、激发潜能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招商干部工作激情,提升招商技能,形成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才能使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招强引优。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县一主业,一园一主业”战略指导思想,重点围绕我县机械制造、新材料、新兴产业、食品加工等主导发展产业招强引优,细化产业招商工作定位,特别是瞄准产业链上的行业龙头企业,派出招商小分队,积极对接,加强推荐,突破难点招商,力争引进有份量的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二)坚持产业链招商。以加宽加长产业链为目的,围绕我县主导发展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及其支撑产业进行认真分析,推出产业链招商项目,对现有产业链进行延伸、补缺。特别是重点围绕齿轮机械产业链上游铸造、锻造产业,下游变速箱、齿轮箱、压缩机等产业,认真研判分析,积极沿链补缺;围绕齿轮机械横向产业如工业齿轮等产业,主动出击推介宣传,努力打造“中国齿轮之都”。
(三)坚持“三走一请”。继续深化“三走一请”活动,研究我县重点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链上重点企业投资动向,派出招商小分队,有计划进行主动敲门招商,同时邀请目标企业莅丹考察洽谈,全力捕捉投资信息。
(四)坚持创新驱动。继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工作,把企业转型升级与招商引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帮助现有优势企业利用自身优势与关联企业合资合作、靠大联强,积极推动企业增资扩股或引进配套项目。推进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建立产业研发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升企业创新发展和吸附能力。
(五)坚持平台招商。充分利用各级招商推介活动、驻外招商分局、招商网络等投资促进平台,着力加大对丹棱产业优势、优惠政策、区位交通、投资环境的宣传,扩大信息捕捉范围和渠道,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落户丹棱。
(六)坚持优化环境。一是抓好园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用地集约、服务集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切实提高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要素保障,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二是优化投资环境。把为企业搞好服务作为改善投资环境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完善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积极推行诚信承诺、诚恳洽谈、诚心服务、诚实兑现的“四诚”服务工作制度和县级领导牵头服务的专班服务长效机制,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环境吸引更多更好的企业落户丹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