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3135”产业培育,提升产业层级和档次,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工作要求,主动融入全省“5+1”现代产业体系,把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围绕“开放发展突破年”工作主题,突出抓重大工业项目、抓传统产业转型、抓特色产业培育,加快推动工业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打造“3135”现代产业集群。
二、工作目标
2019年,全市“3135”产业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34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83%;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3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255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新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25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2户、高新技术企业9户。
三、重点任务
(一)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力争实现产值130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95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新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1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加快推进信利(仁寿)5代线进度,年底实现量产;加快乐凯新材电子材料研发及产业基地、四川东进电子光电显示和半导体用湿电子化学品生产、联想叠云创新科技园、四川铂智汇国际创新引擎等21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启迪眉山科技城等重大项目落地。研究制定推进5G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强与国内5G研究院、通信运营商开展5G产业战略合作;积极对接省级主管部门、通信运营商,力争进入省级第一批5G试点。加快华为ICT学院落户眉山,推进华为公有云落地,力争眉山华为大数据中心成为华为云西南核心节点。
(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全年力争实现产值31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新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5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加快推进通威高新技术绿色产业园区项目暨10GW高效晶硅电池、四川凯盛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等52个重点项目建设。启动成眉(先进非金属、先进金属)新材料中试孵化基地建设。
(三)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全年力争实现产值42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4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户;新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6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户。举办第十一届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成眉名优食品推介会。加快推进千禾年产25万吨酿造酱油和食醋生产扩建、李记乐宝年15万吨蔬菜深加工、惠通食品红油榨菜生产线技改、蒙牛新建低温奶生产等1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仁寿食品孵化园投产运行,力争招引15户中小微食品企业入驻。
(四)机械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全年力争实现产值21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25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新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11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率先在全省制定绿色发展、智能制造市级评价标准,创建市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企业3户,创建市级及以上绿色工厂3户。组建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联盟,召开全市绿色发展暨智能制造示范推进大会。加快推进青神绿色铸造中心、表面处理中心、四川尖瑞科技年产10万台高端智能售货机等20个重点项目建设。开展“眉山机械及高端装备企业成都平原经济区市州行”活动。支持德恩精工率先在全省建立智能制造展示中心,建立眉山市机械产业通用工业品共享平台。
(五)绿色化工产业。全年力争实现产值198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15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申报创建四川省绿色化工园区。承办四川省绿色化工产业发展大会。组织参加第十届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并作产业和企业推介。加快推进同庆南风有限公司50万吨尾矿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四川精事达科技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等19个重点项目建设。
(六)医药产业。全年力争实现产值61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完成工业投资5亿元以上;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户;新培育5亿元以上企业3户;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开展成眉医药产业对接活动。加快推进百途医药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基地、德峰二期技改、迪光医疗器械生产基地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培育盐酸莫西沙星单品种销售额达2亿元以上,除脂生发胶囊、酚氨加敏片、红景天胶囊3个单品种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市领导联系指导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领导联系指导“3135”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工作方案》(眉委办发电〔2019〕7号),各产业专业推进小组要切实承担起产业发展和项目推进等工作责任,及时协调解决产业、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产业运行和监测分析。实行“月分析、季度通报、年终考核”机制,加强产业发展运行监测预警,及时通报相关情况。
(三)加强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引入国内知名产业研究服务机构、权威专家建立合作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组建产学研联盟,创建各类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支持成立“3135”行业协会,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积极支持“3135”行业协会主动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有效推动“3135”产业发展。
(四)落实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眉委〔2018〕353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工业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眉委办发〔2018〕19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眉山市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眉府办发〔2018〕37号)及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的有关扶持政策,助推“3135”产业发展壮大。
附件:1.“3135”产业发展2019年工作目标分解表
2.“3135”产业发展2019年企业提升目标分解表
3.“3135”产业发展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4.“3135”产业发展2019年重点推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