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丹棱概况 -> 行政区划 -> 齐乐镇 -> 正文
齐乐镇
来源:丹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4-02-22 10:35 【字号:  

【简介】齐乐镇位于丹棱县城区,幅员面积127.6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118个村居民小组,2.35万户6.35万人。辖基层党组织157个,党员2264人。齐乐镇是丹棱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丹棱桔橙种植的先行区和主产区,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四川省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四川首批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镇、四川省首批魅力乡镇、成德眉资交界地带融合发展首批重点乡镇。

【发展规划】近年来,齐乐镇紧紧围绕“兴产、聚人、营城、惠民”,以“225”工作思路(即“党建、项目两个引领,城市、农村两大篇章和红石村、龙鹄村、梅湾村、黄金村、中隆社区5个节点”)为指引,十个重点项目为抓手,统筹农文旅资源整合,推进五美乡村建设,持续推动更高水平的城乡融合发展。

【项目建设】2024年共推进实施各类建设项目42个,涵盖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集体产业发展等领域。其中县级重点项目9个,乡村振兴先进示范奖补资金项目10个,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6个,移民后期扶持项目12个,山坪塘整治项目3个,交通建设项目1个,村级自主筹建项目1个,涉及资金总投入8628.89万元。同时组织项目管理专题培训2次,重点强化项目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监管及绩效评估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农业特色】齐乐镇全镇耕地面积1087亩,耕地目标保有量为561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415亩,林地27337亩,主导产业为晚熟柑橘,柑橘产业年产值超15亿元。

【文旅特色】齐乐镇是大雅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丹棱人杨素建“大雅堂”,“难登大雅之堂”典出于此,2014年,纪念性恢复建成大雅堂,并积极举办各类大、中型文化节日活动。同时坐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丹棱白塔、郑山·刘嘴摩崖造像、大雅堂、龙鹄山、梅湾湖等历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有丹棱冻粑、王丽米豆腐、刘鸡肉、碗碗羊肉等名小吃。

联系电话:028-37262773

齐乐镇辖区内村(社区)情况介绍

【东升社区】

东升社区位于丹棱县城东部,东邻新桥社区,南与城南社区以河为界,西与城西社区相邻,北与新桥社区相连,辖区面积1.9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户数4791户,12476人,户籍户数2092户,户籍人口5114人,设3个居民小组,企事业单位共计35家,大小街道24条,辖区划分为11个网格,共80个小区。下设党支部14个共计169名党员(综合党支部1个,联合小区党支部11个,小区党支部2个)。

东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机械西路155号,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分为3个区域: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邻里中心;1个邻里中心位于粮贸小院,建筑面积400㎡,分为3个区域:社区党群服务分中心、丹棱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站、社区妇儿之家。

(联系人:徐伟,电话:028-37206221)

【城南社区】

城南社区位于丹棱县城以南,齐乐镇东南部,办公地距县城2.5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6公里,东邻观音社区、大林村,南界青龙村,西与狮子社区接壤,北与东升社区相连。辖区面积5.69平方公里,下设5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5436人,下辖小区(小组)党支部10个,党员143名。辖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9个,医院3所,综合交易市场2个,体育中心1个,学校8所,其中,四川眉山药科职业学院有师生1.5万余人。农业以果树为主,经济来源以种植不知火、葡萄、爱媛、耙耙柑为主,部分居民外出务工和经商,2024年人均收入达28000元。先后被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评为优秀服务站,眉山市政务服务管理局评为市级示范便民服务站,中共丹棱县委评为丹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

(联系人:郭万军,电话:028-37261231)

【狮子社区】

狮子社区位于丹棱县城南部,国道351线贯穿辖区,辖区面积8.81平方公里,辖12个居民小组,2110户11111人。辖党支部6个,党员168名,常职干部6人。全社区80%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其中30%超30万元,10%超50万元。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川省农民夜校示范校、省级四好村等荣誉。

(联系人:邓树华,电话:028-37287789)

【白塔社区】

白塔社区位于丹棱县城西门,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G351线穿境而过,社区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中与原板桥村1、2、3、4组合并为现白塔社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江陵路125号,党群服务中心占地7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辖区内有5个居民小组,4740户10500人。社区党委下设9个小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58名。辖区内有街道12条,企事业单位13个,17个居民住宅小区。全社区耕地面积1220亩,青见和爱媛等晚熟柑橘760亩,有资源性资产7.27亩,集体农田6亩。社区先后被评为丹棱县优秀基层党组织、眉山市法制进社区示范社区、四川省科普示范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社区中泰花园一二期小区被评为全省百佳示范小区、眉山市十佳美好生活单位。

(联系人:陈治龙,电话:028-37202512)

【新桥社区】

齐乐镇新桥社区位于丹棱县城以东,与眉山市东坡区毗邻,G351穿境而过,社区辖区面积6.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008户2960人,常住人口3825人。社区下辖7个居民小组,1个居民小区(新兴小区,为拆迁安置小区)。新桥社区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党员107人。社区城市工业规划区占社区总面积60%,属丹棱经开区核心区域,居民多以经商和外出务工为主,未在规划区内的以种植柑橘为主导产业。社区流动人口大,外来租户多,呈现居民小区、散居院落、园区企业共生,拆迁群众、外来人口、企业职工混居特点。

(联系人:林远志,电话:028-37217811)

【梅湾村】

齐乐镇梅湾村位于丹棱县城西北方,地处浅丘陵,地拥梅湾湖3A风景区,距城约5公里,幅员面积14.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到56%,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4261人,常住人口4811人,党员152名。全村以水果种植为主导产业,种植面积约8000亩,年产量2200万公斤,年产收益约1.6亿元,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86万元。

2024年创新拓展梅湾兰花种植产业,新建兰花种植基地面积约5500平方米,现代化兰棚16个,集种、育、赏、售为一体,进一步推动梅湾农旅融合,带动庭院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联系人:雷行建,电话:028-37293264)

【龙滩社区】

龙滩社区位于丹棱县城西方向,距县城1公里,属城郊结合部。境内有一长坎,坎长约300余米,其形似龙,相传坎下为巨龙栖息之地,水深莫测,故称龙滩坎,因而得名“龙滩社区”。

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辖10个居民小组,1216户,4340人,党员165人。社区产业以桔橙种植为主导,种植面积3705亩,有专业合作社14家,种植大户43户。社区交通便利,丹名路、丹蒲路在辖区内交会而过,“村村通”水泥道路覆盖各组,龙桔巷、丹唐路、乡村旅游环线实现道路黑化。辖区内安全饮水、生活用电、网络覆盖实现100%,天然气使用率达90%。龙滩新村安置小区建设项目位于丹名路和丹蒲路交会处,项目总投资7500万元,占地面积约107亩,安置丹蒲路、丹名路建设项目拆迁户153户511人。小区采用“住商分离”,拟建设“最美田园栖居综合体”,引进邻里中心、果园餐厅、养老服务等体验式业态项目,不断激活村集体经济。先后获得市级四好村、省级四好村、七无平安社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

(联系人:陈涛,电话:028-37199770)

【中隆社区】

齐乐镇中隆社区距离丹棱县城西约4公里,地处丹名路沿线,连接梅湾湖风景区,辖区面积8.05平方公里,辖区有9个小组,共998户,4102人,总耕地面积5500亩,全社区道路31公里,硬化率达100%,入户道路70公里,硬化率达99%以上,数字电视或光纤入户率达100%。社区共有5个党支部(其中2个联合支部),114名党员:30岁及以下5人;30-45岁30人;45-60岁32人;60岁及以上47人,女党员共20人。

中隆社区属丘陵地形,土地肥沃,全社区以水果种植和畜禽养殖为主,有水果种植面积5700多亩,其中优质“不知火”“大雅”“爱媛”5680亩,葡萄10亩,梨10亩,可年产水果6000多吨,有规模化养鸡场4个(约允20000只),建有200亩生态园,成立了高级农民专合组织——淑乡果业专合社和新兴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500人,2024年全社区人均纯收入24000元,位居全镇前列。

(联系人:郭洪耀,电话:028-37192489)

【龙鹄村】

龙鹄村位于县城以北,因南宋孝宗御笔亲书“龙鹄山”而得名,是《续资治通鉴长编》作者、著名史学家李焘故里。龙鹄村自然风景优美,历史文化深厚,境内龙鹄山为川内道教圣地,现存《松柏之铭》碑、巽崖书屋、盐铁古道等历史文物遗迹和众多唐代摩崖石刻造像。辖区面积16.01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774户,2803人,党员123人(预备党员一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3名。全村产业以桔橙种植为主导,种植面积7707.58亩,有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3家,种植大户23户。

(联系人:罗朝运,电话:18089505699)

【石桥社区】

石桥社区位于丹棱县北大门、齐乐镇北部,距丹棱县城12公里,距离蒲江县城10公里,北邻蒲江县鹤山街道官帽社区,南接齐乐镇龙鹄村,西连蒲江县朝阳湖镇鞍山社区、顺龙乡官厅村,东连与东坡区三苏镇连鳌村。社区辖区面积15.5方公里,石桥社区现有11个居民小组,截至2024年底,共有户籍人口878户2594人,常住人口2512人,党员123人,社区设常职干部7人。社区以桔橙和生猪为主导产业。生猪产业方面,以元山牧业为龙头,年出栏仔猪4000余头,全社区年出栏300头的农户2户,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桔橙种植方面,以春见、爱媛和不知火等晚熟柑橘为主,种植面积达2530亩,年产量960万斤,年产值2800万元。另外社区还有枇杷、樱桃、脆红李、大枣等特色产业。

社区积极与蒲江县鹤山街道相融互动,做好项目规划、抓紧落地落实,加快推进“蒲丹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蒲丹都市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把全省唯一做成全省经验。有序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快完成土地“双挂钩”,鼓励农民向城市聚集、向场镇聚集,高标准打造丹棱北大门、社区新典范。

(联系人:袁德成,电话:028-37298930)

【城西社区】

丹棱县齐乐镇城西社区地处丹棱老城区中心城区,幅员面积0.88平方公里,于2003年由原北街、大南街、小南街居委会合并而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丹棱县齐乐镇齐乐公园内,是全县唯一公园社区。社区常住居民5847户11746人,共辖4个居民小组、26条街道、76个小区(单体楼幢254幢),下设20个小区支部,党员数148名,辖区内共有机关企事业单位73家、民营企业8家、个体工商户五百余家。社区聚焦“服务创新”,做优3项便民服务、建强6支服务队伍、搭建5类服务载体,形成“服务在身边·幸福每一天”的“365”治理模式,打造“纬武经文·齐乐城西”治理品牌。

(联系人:沈静,电话:028-37201028)

【观音社区】

观音社区位于丹棱县城东部,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辖5个居民小组,867户2391人。辖党支部3个,党员65名,常职干部5人,网格员1人,后备干部1人。主导产业以桔橙、葡萄种植为主,面积达3000余亩,拥有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6家,202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社区阵地活动场所建于2008年,建筑面积220平方米,广场面积约350平方米,室内室外卫生环境好,有多功能便民服务中心,具备1+6公共服务中心功能。

(联系人:杨修涛,电话:13909030457)

【大林村】

大林村面积6.88平方公里,下辖村民小组5个,户籍人口1955人,常住人口约2192人;下设村民小组党支部3个,党员83人,其中35岁及以下党员30人,60岁及以上党员25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000亩,主导产业有晚熟柑橘,林地261.08亩。先后被授予眉山市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等荣誉称号。

(联系人:杨兴燕,电话:028-37212884)

【青龙村】

青龙村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村民小组6个,户籍人口2436人,常住人口约2213人;下设村民小组党支部6个,党员88人,其中35岁及以下党员18人,60岁及以上党员32人。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5.23亩,主导产业有晚熟柑橘,林地206.67亩。青龙村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以拆违清杂、村庄绿化、立面改造、厕所革命、污水治理、清洁家园六大行动作为抓手,党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改善效果显著。

(联系人:罗前辉,电话:028-37199812)

【宿场村】

宿场村地处丹棱县城以西6公里,辖区4.8平方公里。地处丘陵地带,平均海拔450米,其中罗山顶海拔为590米。辖区共5个村民小组,642户,2700人,全村人口较多的姓氏有宿姓、邱姓、何姓、严姓、谢姓、郭姓、罗姓、田姓、张姓等。外出流动人口200人,主要流向江浙一带务工。全村99%以上人口是汉族,1%是彝族和苗族。全村有耕地6000余亩,主导产业以晚熟桔橙为主,有水果种植面积5500亩,其中优质不知火、春见、爱媛4500多亩,桃子、李子、藤椒1000余亩。

(联系人:郭永,电话:13778873673)

【黄金村】

黄金村位于丹棱县齐乐镇西面,距县城6公里,距离遂资眉高速通口8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1.9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00亩,山地面积5600亩,森林覆盖率56%,被眉山市绿化委员会评为市级森林村庄。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634户2144人,人口较多的姓氏有罗姓、黄姓。村党总支部下设党支部5个,联合支部1个,党员共86名。全村产业以种植不知火、爱媛、春见等晚熟杂柑品种,伏季水果以桃子、李子等种植为主。

村境内有唐代郑山摩崖石刻,被列为国家级文物。据说为唐时所建,寺内有三块呈品字形排列、形态各异的巨石,石下周围现存有石窟六十八龛,七百余尊。千佛寺摩崖造像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形象逼真、体态丰腴,刀法明快、线条流畅,其内容以佛教造像为主,又有道教造像,儒家历史人物和供养人造像,佛、道、儒三教造像俱全。有多龛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联系人:罗远沁,电话:028-37293184)

【石河村】

石河村位于丹棱县西部,齐乐镇西部,距县城0.5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邻齐乐镇龙滩社区,南界齐乐镇狮子社区,西连齐乐镇中隆社区,北与齐乐镇龙滩社区相连。地处丘陵平坝地带,平均海拔490米,其中乌龟顶海拔为600米。

全村幅员面积8.05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00亩,山地面积178亩。共有7个村民小组,977户3240人,常住人口2897人,党总支部1个,下属成立党支部3个,共有正式党员90名,预备党员1名。主导产业为晚熟柑橘,其中不知火2200亩、耙耙柑1100亩、爱媛1100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务农、务工等。

(联系人:刘益,电话:028-37293646)

【红石村】

红石村位于丹棱县北部,距县城3公里,地属浅丘陵,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569户,2074人,党员64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全村产业以水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5800亩,水果产量2000万斤以上,2024年红石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452元。先后获评省级“四好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文明村”等、市级“四好村”、丹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联系人:倪川,电话:028-3719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