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人民政府公开印发了《丹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将原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坚定推进“多规合一”、保障国省战略有效实施,县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要求,依法依规组织编制了本《规划》。《规划》是我县开展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行动纲领和空间蓝图,是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法定依据。
二、编制过程
编制工作坚持严要求、高标准推进,采用党委领导、政府组织的方式,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高质量完成。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了规划技术咨询,县委、县政府组织了多次专题研究。随着“三区三线”的划定,规划成果加快完善,并多次征求了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单位)意见。完成了专家评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意见征求及合法性审查等工作。《规划》先后通过了县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常务会及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会等会议审议,按程序报请省政府审批,已由省政府批准实施。
三、主要内容
《规划》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建设,认真落实《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眉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紧扣丹棱县委“1135”发展思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规划范围分为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级。内容包括五个部分(不含前言),共二十六章。
第一部分为现状与形势,共四章,分析县域和中心城区的现状特征,厘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二部分为目标与战略,共二章,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定位和规划目标等。确定丹棱总体定位为成都都市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主要职能为大雅家园、桔橙之乡、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
第三部分为县域规划,共八章,涵盖总体格局、耕地保护、生态保护、城镇发展、基础设施、魅力空间、综合防灾、区域协调等各项工作。重点为:一是统筹发展与安全、保护与开发,构建“一廊一核、两带三区”的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二是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到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6.47平方千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1.48平方千米。三是统筹生态空间布局和保护。四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优化镇(村)等级结构,形成由1个中心城区、1个中心镇、3个一般镇(乡)、9个中心村和39个一般村组成的五级城镇村等级结构。五是建立灾害防御能力更强,应急救援更完善的综合防灾体系。六是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打造魅力空间。七是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部分为中心城区规划,共十章,包括城市性质规模、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绿地与开敞空间、景观风貌、交通体系、市政设施、综合防灾、地下空间和“四线”管控等内容。重点为:一是科学定位为大雅家园、高效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构建“一廊双核、三轴五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二是优化用地布局,完善公共活动空间,补齐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三是完善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综合防灾、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
第五部分为实施保障,共二章,包括规划传导、政策机制和实施监督等,保障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