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案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修订)的通知》(川办函〔2021〕50号),县应急管理局结合丹棱实际,对《预案》进行了修订。
二、政策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四川省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眉山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三、《预案》重点内容
《预案》共包括8部分。
(一)总则。包括指导思想、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工作机制、灾害及响应分级、主要任务7部分内容。
(二)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包括组织体系、工作职责、专项工作组、丹棱县防汛抗旱指挥体系图4部分内容。
(三)预防和预警。明确预防方向,包括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程准备、预案准备、物资队伍准备、通信准备、隐患排查、汛前排查、培训演练9个方面。明确当发布蓝色、黄色预警时,指挥部负责同志组织会商调度,当发布橙色、红色预警时,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组织会商调度。
(四)水旱灾害分级。明确按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水旱灾害分为特别重大水旱灾害(包括特别重大洪涝灾害和特别重大干旱灾害,下同)、重大水旱灾害、较大水旱灾害、一般水旱灾害四级。
(五)应急响应。明确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各等级启动条件、程序、响应行动及响应结束工作内容。防汛抗旱信息的报送和处理遵循及时快捷、真实全面的原则,由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负责。汛情、旱情、工情、险情、灾情等相关信息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县性或重大的汛情、旱情及防汛抗旱动态等,由县防指统一审核和发布。
(六)应急保障。包括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装备保障、应急抢险队伍保障、供电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卫生保障、治安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等。
(七)善后工作。明确了水旱灾害发生后进行防汛抢险物料补充、善后处理、社会救助、水毁工程修复、防汛抗旱工作评价等后期工作。
(八)附则。包括预案管理与更新、奖励与责任追究、预案解释、预案实施时间4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