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8606031/2020-005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日期: | 2014-07-09 |
发布机构: | 丹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今年以来,全县紧紧围绕市委“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总要求,继续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各方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五个主题年”工作,县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县经济基本实现“双过半”。
上半年,全县GDP增速(同比,下同)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亿元,超时间进度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亿元,增长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2亿元,超时间进度2.5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完成6.1亿元,超时间进度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1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1.5%。
二、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压力大。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27.2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9%;工业入库税金完成7900万元,增长9.4%,其中生产性工业入库税金6185万元,增长16.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3家。柯美特建材、中车丹齿等8户规模以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发展良好,1-6月实现产值5.2亿元,增长34%;税收总额2043万元,增长20%,占全社会工业企业入库税金的26.5%。启动亿佛、强华瓷业“离城入园”工作,亿佛瓷业已进入场平阶段。列入县重点项目的62个工业项目进展顺利,润农生物、银新饲料、骏城建材实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亿元,增长31.5%;技改投资完成12.6亿元,增长28.5%。
(二)农业基础不断巩固。农业增加值增速3.8%,超市下目标0.3个百分点。大春作物实现满栽满插,目前长势良好。小春粮食总产9157吨,增产201吨;油菜总产6684吨,增产20.0吨。“不知火”品牌建设在全省、全市创新出彩,平均售价比去年提高70%以上,是脐橙价格的4倍以上;高换面积超过2万亩,相当于前3年的总和。全县“一县四品”特色效益农业基地规模新增3.2万亩,启动建设标准化柑桔基地、葡萄基地1万亩,建成梅湾村高标准果园1000亩。现代畜牧业不断深化,出栏生猪12.1万头,小家禽兔171.5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0.5万头和6.5万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个,总数达到147个;新增家庭农场13个,总数达到87个;新培育规模以上(50亩)现代农业业主52户。启动会灵村、梅湾村、界牌村等5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成龙埂新农村综合体建设。
(三)第三产业稳中有进。三产增加值增速10.2%,差市下目标0.8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新开工面积23.24万平方米,增长14%,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35%,房地产从业人员增速实现12.4%,房地产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实现20%;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预计实现25.9%,比去年同期增7.8个百分点;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速实现9.3%,比去年同期增6.4个百分点;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预计实现22.2%,比去年同期增2.7个百分点。旅游业持续加快发展。全县接待游客89.7万人次,增长24%;旅游总收入完成6.1亿元,完成市下目标的56%,超时间进度6个百分点。
(四)项目和投资势头向好。上半年向上争取项目201个,资金3.3亿元,完成确保目标的73.4%、力争目标的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5亿元,增长26.7%,增速全市排位第一。8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91.4%;集中开工的14个项目完成投资4.9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83.9%。148个大会战项目推进顺利,完成投资32.8亿元,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53.7%。持续深入开展“两走一对接”活动,主动对接33次,其中到省级部门对接18次,到市级部门对接10次。“绿带”、“绿肺”、“拥翠”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丹棱河梯级蓄水工程、丹顶湖整治等“八百湖堰润丹棱”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完成25.2亿元;签约项目共15个,计划总投资额为25.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4个。
(五)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8120万元,增长20.0%,其中非税收入完成5931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2.7%,比去年提升3.1个百分点。分部门看:国税完成1161万元,增长6.6%;地税完成11312万元,增长16%。县域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5.6亿元,比年初增长19.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亿元,比年初增长11.7%;存贷款余额增速25.9%排位全市第一;存贷比为35.3%,比年初下降2.3个百分点;
三、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一)个别主要经济指标没有完成时间进度。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速、地方财政公共收入增速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3项经济指标增幅排名在全市靠前外,GDP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项指标全市第六,其中个别指标不同程度地存在时间节点上的差距。GDP增速、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项指标均低于市下确保指标。
(二)规上工业增加值速放缓。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速8.9%,比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和今年1-3月分别低2.8、2、2.2个百分点。放缓原因除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外,还存在:一是芒硝化工行业市场持续低迷,4户规模以上芒硝企业中,3户处于停产阶段。二是上半年工业用电量下滑8.3%,有6户规模以上企业用电量下降幅度达到50%,其中汇祥、华成金属、正大制釉上半年用电为0。三是企业效益下降,17户规模以上企业税收低于去年同期。
(三)财政收入低位增长。上半年地方财政公共收入增长20%,与一季度持平, 分别高于1-4月、1-5月3.2、4.5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低10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低11.2个百分点。
(四)三产指标普遍回落。除一产增加值增速、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增速、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劳动报酬增速等指标继续向好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地方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速、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速、零售业商品销售增速等多项指标跟去年同比均呈下降趋势。
四、下一步工作主要措施和打算
(一)强化目标意识,全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目标意识,锁定全年目标不动摇。根据半年目标完成情况,认真开展查、算、补,尤其对完成进度不理想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进行深度把握,找准影响要素,创新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稳增长、调结构各项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强化产业支撑,持续推进三大产业新提升。坚持深入企业、深入一线现场办公,对重点企业实行“项目化”管理机制并加大机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切实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争取蓉沪机电、三友顺风尽快申报规模企业,同时抓好小企业升规,培育增长点。依托“三园三强县四主业”,继续推进“不知火”、“珍稀林木”、“林下鸡”三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扩大家庭农场规模。继续抓好大春田间管理,指导农民加强不知火等水果田间管理,促进粮食、水果增产,农民增收。加快开发“三山一湖一堂”,推进“丹棱桃花源”国家AAA级、老峨山AAA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进程,扩大丹棱影响力。积极协调、服务丹棱建国汽贸4S店建设,提升丹棱汽车行业的消费水平。以大雅新城商贸综合体、四星级酒店为依托,再造一个丹棱商业中心,打造娱乐休闲特色街、餐饮美食特色街,培育新的消费点。
(三)创新“四种模式”,持续推进城乡统筹新进程。加快白塔片区、南门山片区、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万景·大雅城、南岸首席AB区、中泰西城国际和蓝祥城南一号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力争关帝路、人社路、南岸旧城改造安置房等项目尽早竣工,力促端淑大道延伸段、兴旺街等项目早日开工。加快杨场镇、双桥镇、石桥乡场镇综合体建设。加快推进会灵、界牌等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四)坚持投资拉动,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新高潮。一是抓建设进度。始终抓好市重点项目、前三批集中开工项目、“项目大会战”确定的148个项目,按照倒排工期表,强力推进,确保完成更多实物投资量。二是抓开工速度。对莱斯特机械欧式起重机等没有达到开工条件的项目,组织牵头单位和责任人集中研究,找准问题,落实措施,确保早日开工。三是抓争取强度。要正确把握国家鼓励发展的方向和限制禁止领域,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化、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等方面,抓紧筛选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利用目前强有劲的招商势头,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力争老峨山二次招商等重点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四是抓项目入库。对148个项目认真分析,入库条件成熟或基本成熟的,应及时进行项目入库申报,确保全县投资量能够及时、真实的反映到统计数据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