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日期: | 2016-07-04 |
发布机构: | 文号: |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上半年,全县主要指标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但总体平稳。预计,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亿元,增长(同比,下同)6.8%,增幅与一季度持平、较去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低目标1.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5亿元,增长3%;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5.4亿元,增长7.5%。(一)农业经济持续向好。上半年预计,农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增长5.6% 。全域推进以“不知火”为主的桔橙产业发展。全县桔橙总面积已达16万亩,总产量18万吨,总产值16.2亿元。畜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出栏生猪13.32万头、肉羊1.05万只、肉兔65.31万只、家禽119.12万羽,分别增长0.61%、5.29%、0.1%、6.3%;生猪均价同比上涨49.7%,羊、兔、禽类价格保持稳定。小春粮食总产量9983吨,同比增加107吨,增长1.1%。强推扶贫攻坚,上半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892人,完成目标的54.1%。(二)工业经济放缓趋稳。上半年预计,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2.8亿元,增长12.7%,其中4家新入规企业,新增产值1.5亿元,拉动经济增长5个百分点。分园区完成情况为:机械园区13.3亿元,增长10.2%;陶瓷园区17.2亿元,增长15.8%;钾钠园区2.3亿元,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9%,差目标1.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分别回落8.6、1.1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1.8亿度,增长3%。(三)固投增长持续强劲。上半年,新入统固投项目72个、计划投资37.5亿元,累计在库项目达117个,剩余投资额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35.8亿元,完成目标的55.9%,增长14.1%,增速2-6月每月稳定在14%以上,其中,完成工业投资22.5亿元,增长33%;完成技改投资15亿元,增长13%。(四)第三产业稳中有进。上半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亿元,增长12.8%,高目标1.8个百分点,从行业上看,批发业增长12.3%,零售业增长12.9%,住宿业增长13.1%,餐饮业增长13.2%。财政八项支出增速26.1%,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高目标4.1个百分点。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5%,比去年同期下降6个百分点,高目标3个百分点。县域金融存贷款增速14.1%,比去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接待游客127.66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9.9亿元,完成目标的55%。(五)城乡收入持续增加。上半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83元,增长8.5%,低目标0.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14元,增长10.8%,高目标1.3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比城镇居民高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例为66.4:33.6。(六)财政收入运行平稳。上半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3.1亿元,增长12.2%,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73.9%,增长15.0%,增幅位列全市第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8亿元,其中民生支出占比65.5%,比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实施资源、优势、归雁、集群招商行动,到位资金预计完成17.8亿元,完成市下目标的50.8%;成功签约微风发电新能源等项目7个,计划投资23.8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二、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一)多项指标增速放缓。上半年,在 1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6项指标增速慢于去年同期,其中,GDP、第三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公共收入、财政八项支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5.1、1.9、8.6、1.4和6个百分点。(二)建筑行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全县建筑企业仅4家,量小质弱,上半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0%,分别比去年同期、今年一季度回落6.9、5.7个百分点;建安工程投资增速下降5%,比去年同期17.7%回落22.7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降低,将影响GDP增速。(三)项目投资压力加大。从现有项目情况看,列入全县127个重点项目符合入统条件未入统的项目有40个,今年计划投资仅8.6亿元,在库项目剩余投资30亿元,除去本年不能投资的,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缺口较大。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完成4亿元,下降24%。三、下一步工作举措(一)抓研判,找准工作切入点。在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下行压力依然很大的背景下,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全县在继续深入落实省、市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要坚定信心,同时结合实际,科学研判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及时化解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抓住结合点、找准切入点、聚焦增长点,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二)抓重点,力促经济平稳协调增长。一是农业抓增效。持续加强“四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持续培育壮大一县四品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暨农产品采摘节会活动,重点在丹棱镇、杨场镇、张场镇、仁美镇、顺龙乡举办仙桃节、葡萄节、脆红李节和核桃、猕猴桃节,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上档升级。二是工业抓止滑回升。推动中车丹齿、瑞迪佳源等机械类企业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切实加强对接联系,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困难,重点抓好柯美特、兴晟锂业等骨干企业的现生产保障服务,帮助蓉沪机电、麻妹子等尽快复产复工,加快泰力、莱斯特、机加配套园饮料机械等项目的建设步伐,推进柯美特新三板挂牌,推进天际和联发技改工作,抓好诺尔电器、金川龙、海珐马赛克等企业申规准备工作。三是三产抓升级。搭建、拓宽消费平台,加强网络、会节营销等多渠道宣传,促进旅游消费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大限额以上企业培育力度,重点抓好雅购电子商务、音乐派KTV、太平洋影院等项目纳入限上企业的培育。(三)抓项目,补足经济增长后劲。全力抓项目推进。大力抓好市重点、集中开工项目和127个攻坚战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影视基地、大深井天然气、丹心湖公园、奔康大道等大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投资进度。加强入库条件成熟或基本成熟的项目入库申报。全力抓招商引资。重点围绕国家乡村公园项目等进行重点招商,力争在大项目引进上取得突破。继续抓项目上报争取工作。及时捕捉国家投资项目信息,及时抓好项目的筛选、储备、规划、论证和申报,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规划盘子。(四)抓建筑业发展,提升短板。加强对商住用地的清理促建,盘活存量,狠抓房地产投资。依法促建南岸首席B区、城南1号等项目的开工。继续推进鼓励购房、货币化安置、政府采购公租房等一系列政策,加强房地产宣传营销。积极培育新入规企业,力争年内永恒消防工程公司申报入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