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现将疫情防控期间我市“八个保障”便民措施通告如下:
一、生活服务保障。鼓励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办理水、电、气、通信缴费业务,因疫情无法及时缴纳费用的,可延期缴纳。疫情期间不停水、不停电、不停气、不停机、不停网。对已登记的居家隔离者,可由所在村(社区)提供物资采购等保障服务。对留守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多形式开展关爱服务。
二、医疗服务保障。开通线上问诊咨询服务,进行线上问诊、复诊。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热线,24小时提供免费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治疗费用,按政策报销后,个人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提供24小时犬伤处置和狂犬疫苗接种服务,有条件的预防接种门诊实施预约接种、分时段接种。
三、政务服务保障。生活缴费、医保业务、税务服务、公积金、婚姻登记、企业办证、出入境管理、户籍办理、司法公正等政务办理推行预约服务、网络申办、延后缴费等。
四、文化服务保障。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丰富电视观影内容,提供一定数量影视作品供市民免费观影。
五、教育服务保障。全市学校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抓重点、分节点,一校一策多形式实施网络辅导或教学。开展“宅家学习战疫情”主题作品创作大赛,面向全市广大师生、家庭网上征集微视频、书法、绘画、摄影等作品并组织专家评选,丰富师生学习生活。
六、运输服务保障。防疫管控点对蔬菜、水果、水产、畜禽等鲜活农产品、物资运送车辆消毒和司乘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后优先放行。开展农民工返岗运输服务。
七、快递服务保障。开展快递行业“无接触安心送”服务,居民小区、村要设立生活便民送取自提点,鼓励农村在村委会等设立固定的物资集散点。有条件的商场、超市开展线上、电话下单,线下配送服务。
八、人社服务保障。实行网络招聘、培训。人事考试报名、社保业务等推行线上办理。资格证书领取等开通预约服务。放宽失业保险金申领、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缴纳养老保险时限。达到退休年龄未办理领取养老金手续的,疫情结束后据实补发。开通工伤认定绿色通道,开辟工伤待遇支付快捷通道。
“八个保障”方案附后,也可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咨询。同时,眉山天府新区、各县(区)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具体服务热线电话。
本通告自发布之时施行,停止时间另行通知。
眉山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
2020年2月9日
生活服务保障方案
一、生活要素保障
疫情期间对用户费用缴纳提醒信息增加推送频次。保障全市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通信使用,疫情期间不停水、不停电、不停气、不停机、不停网。
二、网点渠道保障
鼓励用户利用网络平台办理水、电、气、通信缴费业务,各自来水、天然气公司根据公司特点,采取微信公众号、自助售气机、慧付宝、超市等方式缴费。因个人使用原因发生停水、停气突发故障,确保3小时内修复。电力、通信运营商24小时接受咨询服务。水电气缴费具体如下。〔眉山天府新区、各县(区)可比照公布〕
(一)缴纳水费。在微信上关注“眉山市供排水总公司”微信公众号→点击“我的用水”→“在线缴费”→输入“用户编号”→“查询”→“预存水费”,进行自助缴费。
服务热线电话:38200245
(二)缴纳电费。1.在手机上下载“网上国网”APP→点击“去缴费”→输入“缴费户号”,进行自助缴费;2.通过微信点击“我”→“支付”→“生活缴费”→“电费”→输入“缴费户号”,进行自助缴费。
服务热线电话:95598
(三)缴纳燃气费。1.兴能天然气公司(裴城路以北)用户,到住宅小区附近的“宏远上铖超市”代办点缴费。“普表用户”在微信中点击“我”→“支付”→“生活缴费”→“燃气费”→输入“缴费户号”,进行自助缴费。“卡表用户”在本住宅小区内新装置的IC卡自助充值机上缴费。2.四川眉山天然气公司用户,通过微信点击“我”→“支付”→“生活缴费”→“燃气费”→输入“缴费户号”,进行自助缴费。
兴能天然气公司服务热线电话:38196630、38107229
四川眉山天然气公司服务热线电话:38298709
三、开展关爱服务
(一)发动各地村(社区)党员和志愿者队伍开展关爱服务,“一对几”落实帮扶对象,每天电话询问一次,收集困难群众需求,根据需求开展上门服务。各地民政部门与卫生健康部门及时了解掌握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生活困难,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二)开通防疫期间困难群众救助电话,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对疫情期间生活困难无力购买必要防护用品或生活物资的困难群众,各地民政部门可使用临时救助金购买必要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进行实物救助。进一步简化社会救助审批程序,对新申请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不再开展入户调查和民主评议,实行审核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
市民政局服务热线电话:38168378
(三)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线上指导在训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居家康复训练。已放假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通过微信、电话、视频等方式指导托养人员居家开展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和劳动技能训练。对居家隔离观察的残疾人家庭,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关爱并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对因家庭成员被集中隔离独自在家的残疾人,会同村(社区)落实照护责任,并根据需要提供物资采购等保障服务。
市残联服务热线电话:1809008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