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丹棱县妇联联合丹棱县农业农村局离退休党支部,丹棱县委老干部局指导下,在四川省原始禾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召开了全县第一代杂交水稻制种女技术员座谈会。
早在近半个世纪以前的1976年,丹棱县就有8名妇女同志,加入了杂交水稻制种工作,她们为该县的粮食增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筑牢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70岁。
座谈中,老技术员陈兴慧说,那个时候吃住在基地,很辛苦,不分男女,一起劳动,男士能做的,我们都能做,播种、栽秧、除草、施肥、打药、查记叶龄、剥查幼穗、预测花期、田间择杂、人工赶花,一样没有落下。
技术员黄克容说,检查花期是否相遇,我们就要剥查水稻幼穗进程,一期看不见,二期苞毛现,三期毛茸茸,四期谷粒见,五期颖壳分,六期穗半长,七期穗转绿,八期穗伸出,这些现在都还记得,如果父本或者是母本早了,我们就要采取措施及时调整,确保花期相遇。
技术员郭福容说,现在都还记得赶花的基本要领“轻推、重抖、慢回手”。赶花期间,又是在上午十点钟以后,一天要赶4次,一身的衣服都是湿的,尤其是裤子,腰部以下几乎没有一寸干的地方。连续赶花十天左右,每天都不能缺席,但我们没有叫过一声苦。
与会领导认真聆听,详细记录她们的建议意见,表示希望老一辈女技术员在同享天伦之乐,安享幸福晚年的同时,继续为多产粮、产好粮贡献余热,为端牢中国饭碗再作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