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面御史”赵抃座右铭:依本分,莫安想。争先径路机关恶,退后语言滋味长。爽口物多须作病,快心事过必为殃。得便宜处莫再去,怕人知事莫萌心。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简。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良田万顷,日食二升。大厦千间,夜卧八尺。说得一尺,行得一寸。天道尚左,星辰左转。地道尚右,瓜瓠右系。蚁穴知雨,乌鹊知风。燕避戊已,鹊背太岁。鱼聚北道,针浮南指。葵知向日,菊知陨霜。此物之灵也。人有不节醉饱,不谨寒暑,孰谓人为万物之灵?
因书为座右铭。
解读:赵抃(1008-1084),字阅道,北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他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中进士,历任地方官,以政绩显著,升为殿中侍御史。由于他弹劾不避权贵,被时人誉为“铁面御史”。除了性格刚正不阿、赵抃还是一位治世能臣,他一生四度入蜀,五任蜀职,先后担任蜀州江原(今崇州境内)令、梓州路(治今三台县)转运使、益州(治今成都市)转运使,特别是在治平、熙宁年间两知成都府,政绩卓著,赵抃长期任职蜀地,留下了许多逸闻佳话。如关于清白江的典故,《天启新修成都府志》卷二称:“清白江,新繁治北一十里。宋赵抃过此,尝曰:‘吾志如此江清白,虽万类混淆其中,不少浊也。’”成都市青白江区即因此江而得名,只是将“清白江”误作“青白江”。而赵抃在蜀流传最广的佳话,莫过于匹马入蜀,琴鹤自随了。据说,赵抃平生蓄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到各地任官均随身携带。入蜀时,他单马就道,以琴、鹤、龟自随。蜀地政通人和,赵抃也名动朝野。后来,龟、鹤被放生,赵抃再次镇蜀,陛辞之日,宋神宗告诉他:“听说爱卿此前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这才是廉者应有的风范!”
——摘自《天府家训》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