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您看看,这道应用题我做对了吗?”“嗯,不错,完全正确。”“耶!”“我的呢、我的呢?”刘坡村村委会的书吧里不时传出孩子们的声音。这是什么情况呢?
原来是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的第二课堂刘坡村4点半课堂开课啦!双桥镇刘坡村地处双桥场镇,困难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较多,为了关爱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帮扶农民工子女,关爱他们的心理健康,带领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丹棱县总工会指导双桥镇总工会、刘坡村工会委员会创新开设了4点半课堂。这个课堂是“三志愿”,学生志愿参加,老师志愿授课,村干部志愿服务。开课以来,学生从10多人逐步上升到30多人。前来授课的老师有双桥小学的在职教师,退休教师,在校大学生、工会志愿者等。
4点半课堂做到“三化”。一是常态化,每天下午4点半,小朋友们放学后就来到村委会,在老师们的辅导陪伴下做作业,看课外书,还可以写毛笔字、画画,打乒乓球、篮球、跳绳。二是制度化,村支部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完善了4点半课堂的一系列制度,明确了学生和老师的责任义务。三是长效化,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振兴民族,发展双桥还要靠他们,村工会主席曹夕祥说:“只要我继续干,我就会在上级工会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下一直坚持把4点半课堂越办越好,让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将来报效祖国,回报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