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棱县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大胆突破、积极创新,探索形成重点突出、程序清晰、文本规范、成效明显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三三”工作法,逐步构建起“大联动、全监督、实整改”工作格局,有效提高机构编制监管效能。
一是建立“三项制度”,夯实监督检查基础。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实施细则、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合等管理制度,“一函一册一单”函告制度,监督检查工作流程清单、对照自查清单、重点清单“三张清单”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制度体系,明确监督检查工作程序、重点内容、方式方法。细化13项监督检查具体内容及检查标准,主动向全县4个部门(单位)印发《机构编制有关事项工作提示函》《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制度和纪律规定宣传册》《部门机构编制事项清单》,切实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和底线意识。
二是健全“三大机制”,提升监督检查效能。建立健全内部股室业务通报协商、机构编制信息互通、问题台账联合督查以及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等部门之间配合联动机制,机构编制事项跟踪问效机制,机构编制监督检查问题分类整改机制。年内,结合县委巡察、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8次,并将主要问题写入巡察情况报告和审计报告进行反馈,同步整改。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类研究、精准施策,将16个立行立改问题纳入整改台账,2个需长期解决问题纳入监测台账,相关问题均在整改时限内完成或有序推进。
三是积聚“三股力量”,壮大监督检查队伍。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借力,充分积聚办内、县内、市内“三股力量”,推动形成共管共治强大合力。办内,落实1名同志具体负责监督检查工作,采取“凡进必测”方式选优配强监督检查人员,组建监督检查工作组,多形式参加监督检查培训3次。县内,探索建立监督检查人才库,广泛吸纳组织、人社、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骨干10余人,协同参与监督检查工作。市内,联合全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人才库力量,开展交叉检查或联合检查。配合市委编办到我县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1次;我办2名同志被纳入全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人才库,其中1名同志被抽选进驻仁寿县、洪雅县“嵌入式”开展机构编制交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