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之窗 -> 党委部门 -> 县委编办 -> 最新动态 -> 正文
县委编办多措并举助力城乡基层治理
来源:丹棱县编办 发表时间:2022-12-16 09:53 【字号:  

县委编办通过优化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三项行动”等方式,提升基层党委统筹能力,建立“块统条推、以块为主、上下联动”的乡镇协调指挥体系。

一、重塑城乡基层治理体制机制

从机构职能上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在县级组建党政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作为县级党委议事协调机构;成立县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切实强化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督查考评、分析研判。在乡镇设立基层治理委员会,乡镇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党建办公室加挂基层治理办公室牌子,将党政综合办事机构社会治理和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相关社会治理职责调整到党建办公室(基层治理办公室)。

二、构建县域综合行政执法体系

成立由5个乡镇、21个部门(单位)组成的县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负责统筹调度县乡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在县乡两级组建“1+4+X”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充分整合网格员、民警、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乡镇派驻机构等人员力量,以联席会议为统揽,以片区为单元,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为枢纽,积极开展多元联动执法,实现全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形成“网格发现、乡镇主体、片区协调、县级统筹”的四级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矛盾纠纷数、问题举报数、治安报警数同比分别下降38.3%、32%和26.5%,相关实践经验先后在中国机构编制网、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四川改革动态》等刊载推广。

三、完善乡镇派驻机构管理体制

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乡镇派驻机构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赋予乡镇党委对派驻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权、指挥协调权、调动把关权、任免建议权、考核评价权等五项权利,配套出台《派驻机构及人员管理考核办法》《派驻事业单位人员岗位晋升管理办法》2个文件,切实强化乡镇考核“话语权”。按照“三不变、双锁定”(派驻机构人员身份、编制性质和人事关系不变,编制和人员实行“双锁定”)原则,对派驻机构人员实行“双审核+双备案”“双下沉+双培养”“双考评+双激励”的“六双”工作机制,将5个部门147名派驻机构人员及40.36万元工作经费全部下沉至5个乡镇,推动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新格局。

四、探索乡镇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

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持续深化乡镇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创新探索。以片区中心镇齐乐镇、仁美镇为试点乡镇,通过打破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编制岗位、政务管理层级等界限,有效整合党政综合办事机构、事业机构、挂牌机构、派驻机构职责,设置党建综合、经济发展、社会事务、综合行政执法、便民服务、工作监督6大工作平台,将原有的9个党政综合办事机构、5个事业机构、5个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全部纳入平台统筹管理,建立“常规工作岗位履责,复杂工作平台统筹”工作机制,机构决策运行效率平均提高30%,群众办事环节减少80%,加快构建形成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