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蹄疾步稳推进乡镇扩权赋能
坚持夯基垒台,优化机构设置。一是根据各乡镇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功能定位等特点,实行“6+N”方式差异化设置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做到既规范统一,又因地制宜,确保各乡镇在基层治理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二是在各乡镇统一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筹协调县级部门派驻在乡镇的执法力量,探索建立“1+4+N”联合执法模式和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机制,逐步构建“乡镇统一指挥、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三是按照乡镇实际,在乡镇统一设置市场监管所、自然资源所、便民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增强乡镇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
坚持创新管理,盘活编制资源。一是严格实行县乡编制层级管理,优先保障基层用编计划,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协调做好公开招考、招聘、定向培养等工作。二是积极推行“县招乡用”“县管校聘”模式,鼓励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更好保障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三农”服务等乡镇重点领域人才需求。三是探索乡镇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试点,完善工作整体联动机制,推动人员统筹使用、分类管理。
坚持扩权减负,理顺体制机制。一是印发《丹棱县乡镇属地事项责任清单目录(2020年本)》,明确乡镇属地事项名称、事项依据和责任分工,梳理形成乡镇属地责任事项116项,其中主体责任事项68项,配合责任48项。进一步明晰乡镇履行主体(配合)责任,压实乡镇属地责任,为全面落实乡镇属地事项责任清单制度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印发《乡镇党政机构基层治理职责清单》,依法明确乡镇基层治理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事项,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职责体系,不断推动城乡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运行。三是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等领域执法力量下沉,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权责一致原则,探索推进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执法权限依法赋予乡镇政府,进一步强化乡镇统筹全局能力,逐步实行“一支队伍管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