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立足乡村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紧抓机构设置、人才支撑、便民服务等关键环节,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助推乡村振兴提档加速。
一是优化乡村振兴机构设置。在县农业农村局加挂乡村振兴局牌子,增设乡村振兴股,优化县乡村振兴中心职能职责;重新编制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方案,进一步加强乡镇“一办一中心”(乡村振兴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机构编制保障。
二是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落实各乡镇“一办一中心”工作人员合计34人,人员在岗率100%。通过“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推动城乡教师轮岗交流43人次。深化新型职业农民试点,遴选培训新型经营主体76人,新认定职业农民50人。新一轮派驻第一书记14人,驻村工作队14个(队员28人)。
三是提升乡村便民服务能力。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下沉乡镇,逐步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运用集约化和科技化手段,完善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制度。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新老场镇的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机构,提升便民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