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棱县紧紧围绕县委关于构建“三三三”工作体系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总体部署,以“三化三实”为抓手,大力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强化体系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一是根据各乡镇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功能定位等特点,实行“6+N”(6个必设机构、3个自选机构)方式差异化设置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做到既规范统一,又因地制宜,确保各乡镇在基层治理中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二是在各乡镇统一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筹协调县级部门派驻在乡镇的执法力量,探索建立“1+N”联合执法模式和统一指挥协调工作机制,逐步构建“乡镇统一指挥、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参与监督”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三是按照“三所二室一站”,在乡镇统一设置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在撤并乡镇统一设置警务室、多元调解室和便民服务站,按照“精局强所”原则,积极推进多领域执法力量下沉。
优化资源配置,充实基层治理力量。一是严格实行县乡编制层级管理,优先保障基层用编计划,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协调做好公开招考、招聘、定向培养等工作。年内,共招录(选调)乡镇公务员8名,基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9名,公开招聘教师54名。二是积极推行“县招乡用”“县管校聘”模式,鼓励人才资源向基层一线流动,更好保障脱贫攻坚、乡村教育、“三农”服务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共派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农技员134人,交流到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60余人。三是加快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医共体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依托县域医疗机构人才资源,积极打造人才“资源池”,通过上下流动、轮岗交流等方式,向乡镇卫生院补充医疗卫生人员40余人。
细化职能定位,压实基层治理责任。一是印发《齐乐镇等5个乡(镇)机构编制事项》,优化明确各乡镇机构设置、主要职责和编制配置,推动乡镇机构职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确保乡镇体制机制更好适应城乡基层治理的新形势、新要求。二是印发《丹棱县乡镇属地事项责任清单目录(2020年本)》,明确乡镇属地事项名称、事项依据和责任分工,梳理形成乡镇属地责任事项116项,进一步明晰县乡职责、厘清权责边界、规范“属地管理”。三是印发《乡镇党政机构基层治理职责清单》,依法明确乡镇基层治理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事项,加快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基层治理职责体系,不断推动城乡基层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