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引领,把准法人登记“风向标”。统战、民宗、民政、宗教团体多方面开展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解读工作,吃透政策,明确“办理法人登记”是法律法规赋予宗教活动场所的一项重要民事权利,涉及宗教活动场所财产确权、传统宗教管理模式与法人治理结构的衔接,能有效维护场所合法权益。群策群力,抓住财务管理“牛鼻子”。通过宗教团体季度学习会、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大宣讲等活动提高场所对财务规范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全覆盖办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聘请财政局退休会计定期指导场所财务结算、规范财务账目,每月26日对场所财务收支情况和财务公开事项进行审核,相关账务定期报送县民宗局备案。凝聚力量,打好多方支持“组合拳”。解决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过程中工作盲区、壁垒问题,研究制定我县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流程,制定宗教场所财务、安全等管理制度12项,帮助编制完善法人章程,制定《宗教活动场所“十个一”规范化建设标准》。加强与民政沟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要件,优化政府服务事项,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审批时效。主动联系有经验的第三方审计公司,提供上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