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工作开展以来,丹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扫黑除恶工作,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突出“八强化”,注重工作实效,深入推进全县扫黑除恶工作有效开展。
一、强化研究部署
今年以来,县委书记朱莉、县政府县长黄秀航多次听取扫黑除恶工作情况汇报,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3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全体会议4次,专题研究部署全县扫黑除恶推进工作。将扫黑除恶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压实工作责任,并落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经费50万元,确保了全县扫黑除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线索摸排
制发了《丹棱县涉黑涉恶线索滚动摸排制度》,广辟线索来源,变“坐等线索”为主动排查发现线索,多渠道、多方位收集线索,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共受理线索86条,正在办理70条,已办结16条,其中有效线索11条。
三、强化依法严惩
抽调10余名公安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团队负责涉黑涉恶案件侦办;法院、检察院分别成立了工作专班,提前与公安机关对接,切实提高涉黑涉恶案件起诉和审判质量,确保打出成效和声势。截至目前,全县共立涉恶案件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0余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金80余万元。
四、强化监督执纪
建立健全督察督办工作机制,将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执纪监督和巡查工作内容,构建“网格管理、立体监督、综合指导、责任明晰”的全覆盖网格化立体监督模式。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项督导检查7次。
五、强化深挖彻查
制发《丹棱县涉黑涉恶线索双向移送反馈制度(试行)》和《丹棱县涉黑涉恶案件会商办理制度(试行)》,实现“一线双核”,将深挖涉黑涉恶腐败和背后“保护伞”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一卡通”专项治理等工作相结合,确保扫黑与“打伞”同频共振。截至目前,已对1名涉嫌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党员干部立案审查;查处村组干部各类违纪违法行为12件12人。
六、强化乱点乱象整治
今年以来,全县共查处涉黄治安案件16起,破获涉黄刑事案件2起;查处涉赌治安案件7起,破获涉赌刑事案件3起;侦破涉毒刑事案件23起,其中省督目标案1起。同时,对全县乱点乱象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乱点乱象18个,逐一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和时限,确保了乱点乱象综合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七、强化基层建设
今年以来,县上确定了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1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制定了《全县整顿后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案》,配备1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1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1个第一书记蹲点指导。同时,制发了《关于建立丹棱县村(社区)“两委”班子候选人联审工作机制的通知》《村(社区)干部“八坚持、八严禁”行为规范》《丹棱县村(社区)班子及干部绩效报酬考核办法》,将村(社区)干部个人的遵纪守法情况、品行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截至目前,全县9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均已全部整顿到位。
八、强化工作督导
由县扫黑办牵头,每季度对乡镇和成员单位扫黑除恶工作进行1次检查,同时开展不定期暗访和定期通报。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每半年对乡镇和成员单位扫黑除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1次集中督查。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种检查、督导20余次,印发督查通报3期,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扫黑除恶各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