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以来,丹棱县始终围绕网格员作用发挥,不断健全五项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网格员队伍建设新举措,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服务高效、群众满意的网格员队伍。全县112名网格员累计办理网格事件4.3万余件,其中收集社情民意1900余件,开展民生服务2.2万余件,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件,至今未发生一起群众投诉事件,满意度达95%以上。
一、严格人员招聘,把好“三关”
一是知情求“广”,把好宣传关。坚持公开、平等、竞争、透明的原则,将招聘的职位、职数及条件,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党政网、政务公开栏等媒体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实现群众知晓率100%。同时,打破行业、身份界限,“唯才是举”,拓宽网格员的选拔范围。2014年全县招聘网格员,累计有1200余人报名,招考比例10:1。
二是资格求“真”,把好审查关。严格按照年龄在4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遵纪守法、身体健康、会计算机操作等条件进行招聘。由乡镇会同县综治、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保能力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村(居)民参加竞聘,提高了选人质量。目前,全县网格员中,党员占30%,大专以上学历40%。
三是程序求“严”,把好考核关。考核由现场测试、面试和笔试三部分组成。现场测试重点考察计算机操作能力;面试主要考察语言表达、临场应变等基本能力,面试时参照录取公务员面试标准,进行面试和评分;笔试采取先培训再考试的方式。竞聘考核结果在乡镇范围内公示,提高了招聘工作的透明度。全县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因网格员招聘而引发群众投诉的事件。
二、强化学习培训,增强“三性”
一是健全培训制度,增强规范性。按照“分级培训、分类指导”的原则,健全完善网格员培训制度。县上制发了《丹棱县网格员培训工作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县上每半年、乡镇每季度、村(社区)每月分别开展1次集中学习培训,从制度层面促进了培训规范化。自培训工作办法实施以来,县、乡镇、村(社区)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00余场次,接受培训网格员达2000余人次。
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增强针对性。县上由县综治办、网格化服务中心召集公安、司法、卫计等部门开展以“三项重点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提高了理论水平。乡镇利用工作例会,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专题辅导等形式,开展岗前培训,提升了业务水平。村(社区)利用集中学习,采取案例研讨、你问我答、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在岗培训,增强了实践操作水平。
三是组织练兵比武,增强实效性。县上印发了《关于开展网格员“大学习、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的通知》,规定县上每年、乡镇每半年组织开展网格员比武竞赛活动,重点检验政策法规了解、“三项重点工作”开展、模拟事件处置、手持终端机操作和网格基本情况掌握等内容。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全员练兵、全员比武,大幅提升了网格员理论和业务能力。
三、突出管理督查,提高“三能”
一是开展“三亮”活动,提升服务效能。广泛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的“三亮”活动。严格落实着工作装、携工作包、持工作证、戴工作徽章开展网格巡查和入户服务工作制度,亮明身份。将网格员四大基本职责制作成公示牌,面向社会公示,亮明职责。制作便民服务联系卡,公开服务内容,最大程度上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亮明承诺。
二是规范事件办理流程,提升工作效能。指标量化,规定网格员每月办理事件不少于15件,实现人均累计办理事件380余件。分级处理,坚持网格、村(社区)、乡镇独立办理事件,实现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规范事件,从图文信息编报、事件的处理意见和事件的要素三个方面着手,提高了事件办理质量和水平。目前,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站、乡镇服务中心、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分别办理3400、700、300余件。
三是创新督查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不定期深入社区、商铺、群众家庭,实地督查网格员入户巡查、群众知晓率、民生事项服务等工作开展情况。通过电话抽查网格员手持终端机是否畅通、职责任务是否清楚、服务态度是否端正等情况。县、乡镇、村(社区)每月深入网格实地督查分别不少于2次、4次、8次,电话抽查网格员比例不低于30%。
四、逗硬考核奖惩,提高“三力”
一是健全考核机制,提高工作推力。建立《网格员工作绩效月考核实施办法》,将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率、三项重点工作、平安网格创建、网格事件办理、熟悉网格基本情况、执行工作纪律和完成临时工作等七个内容作为考核重点;采取“查、访、问、看、听”的形式,由村(社区)、乡镇和县网格化服务中心实行三级联考,确定网格员的每月绩效报酬。
二是严格评先标准,提高工作活力。明确优秀网格员评选推荐五项标准: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开展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遵守网格员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熟悉各项业务知识,履职尽责;熟悉网格内群众,群众认可度高,事件办理量多质好;严格执行各项法律和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评选推荐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进行,并在网格内群众中进行公示后确定人选。
三是从严问责处理,提高工作动力。考核结果实施“三挂钩”:与督查通报相挂钩,在每月的督查通报中对存在庸懒散浮拖等问题的网格员直接进行点名通报或进行诫勉谈话;与绩效分配相挂钩,每月从网格员总报酬中划出30%作为当月的绩效考核金额,严格进行考核、评分和发放报酬;与继续留用相挂钩,对连续两月绩效考核不合格或年度考核不称职的,按照相关程序办理解聘手续。目前,全县已辞退5名不合格网格员。
五、实施人文关怀,提升“三感”
一是政治上关心,增强荣誉感。全县每年评选表彰10名优秀网格员,并积极向市上推荐优秀网格员。同时将优秀网格员作为村(社区)后备干部培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或聘用,增强网格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目前,考上公务员、事业人员5人,受市、县表彰的优秀网格员达36人,涌现出全省第一个受省、市、县三级表彰的见义勇为网格员徐松懋。
二是精神上关爱,增强归属感。节庆纪念日及时向网格员发送慰问短信。定期召开网格员座谈会,了解生活、工作、思想动态,积极引导网格员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最大限度为网格员排忧解难,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县、乡镇、村(社区)已累计走访慰问网格员50余次,为网格员解决实际困难30余件。
三是物质上关怀,增强优越感。建立网格员待遇增长机制,2016年,社区和场镇网格员每人每月增长400元(提高至2200元/月)、农村网格员每人每月增长340元(提高至1140元/月)。同时,为社区和场镇网格员购买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为农村网格员购买养老保险。县、乡镇对评选表彰的优秀网格员,给予500-800元的奖励,增强了网格员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