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坚持在农村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吸纳新乡贤、老党员、道德模范等人员建立乡风文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制定完善配套制度,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目前全县乡风文明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已实现50个村(社区)全覆盖。
二是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经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建议、民主讨论、投票决定,形成各有特色、管用实在的村规民约,并通过在村域范围内醒目位置和村村响进行刊播,让村规民约从无人问津的“一张纸”成为基层治理的“一把尺”。
三是建立健全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库,持续培育“橘乡坝坝会”“习语润心·理响丹棱”等项目品牌12个。持续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组织政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医疗健身、卫生环保等8支常备队伍和N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五大类活动,为乡风文明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目前全县注册志愿者24870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