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兴则中国主体文化兴。《丹棱文库》作为四川省县级地方文献,它集中收集展示了丹棱历史上的人文、学术、风俗等文献资料,创造了一个首例,对当下地方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一定的标杆价值。”1月10日,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在点评《丹棱文库》编纂成功的重大意义时如是说。
据县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丹棱文库》的编纂借鉴了前代所编郡邑丛书及当代各省所编的地方文库,并结合丹棱地方文化特殊性,对丹棱地区自唐五代以迄民国初年的汉文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汇集和整理,以作者的生卒年代为序,采用影印方式出版。文库共收纳丹棱名人和丹棱本土传世作品44种书目、150册、3230万字。《丹棱文库》首批印刷20册,除幸福古村幸福书坊陈列外,还陆续送往了国家图书馆、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市三苏祠博物馆、县大雅堂博物馆、丹棱中学等单位陈列展出,力争在更多场合、更大层面、更广空间充分展示《丹棱文库》魅力。
县委书记郭红指出,编纂《丹棱文库》是提升丹棱精神气质、凝聚全县群众力量的重大举措,对丹棱县探索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实现精神文化共同富裕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