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丹棱县坚持以多元化、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四化”之力促进干部储备链、提能链、用人链、保障链“四链”发展,着力构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长闭环,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多元化拓宽“储备链”。突出政治性和专业性,拓宽高校直引、挂网招聘、县外考调等渠道,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3人、考调干部3人。分类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动态储备“985、211、双一流”学校毕业生、研究生以上学历干部、党外干部等200余名干部。创新开展公开选拔优秀专业干部培养对象考核工作,通过“笔试+无领导小组面试”等形式,新选拔40名优秀专业干部培养对象,涵养干部队伍“源头活水”。
精细化补齐“提能链”。坚持思想教育铸魂,精心打磨培训课程,共举办党校主体班、为学堂等20余期,培训干部2600余人次;大力推动县级领导干部“上讲台”19人次、科级领导“上讲台”28人次,实现以讲促学、教学相长。择优挑选80余名年轻干部深入村级基层、重大项目、招商引资、艰苦地区、上级部门五类一线历练,促使年轻干部经历更丰富、阅历更完整、能力更扎实。
科学化延长“用人链”。着眼长远规划,坚持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大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年轻干部,累计提拔和进一步使用21人次。坚持科级干部适时轮岗交流原则,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中坚力量,共交流干部84人次。创新开展“金秋助力”工程,选派23名退出科级及以上领导岗位干部组建6个专项工作组,通过建章立制、细化职责、明确任务、考核激励等方式,持续发挥金秋余热。
人性化增强“保障链”。出台《丹棱县干部关爱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向12名生活困难干部发放救助资金19.6万元,报销在职教育学费12.84万元。大力实施“团聚工程”,解决5对夫妻两地分居问题。实行导师帮带制度,为选调生、优秀后备干部明确1名分管科级领导、1名经验丰富的业务能手作为“传帮带”导师。建立干部负面清单,密切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对出现不同问题的干部及时“问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