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抓住引领农业园区发展的组织“主轴线”,找准产业融合、基层治理、服务园区的最佳“引领点”,以党建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夯基固本,健全组织链。建立县现代农业园区功能型综合党委,牵头负责成眉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党建联盟工作,做好下辖园区支部指导工作,推动园区整体协同发展。分别建立5个功能型党支部,强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推动企业和农户紧密联结,实现串联发力、同频共振。以支部为基础,在不同作业面上建党小组,通过小组党员联系家庭农场和种植户,实现精准指导、帮扶跟进,推动园区内业态、标准、品质统一。
建章立制,畅通运行链。建立成员主体会议提事、党建联席会议议事、园区党委会议定事决策机制,园区党委每月组织下辖5个园区支部召开联席会议,邀请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负责人担任顾问,针对性解决发展瓶颈、技术推广、品牌营销等问题。建立产业发展跨园协同、农产品共售、利益共享、人才共育、风险共担体制机制,整合职能部门、群团组织、镇村等各方力量,推动园区人才流、技术流、信息流、利益流加速融合。建立激励评价机制,每年表彰1—3家对园区发展贡献度高的企业和合作社,给予政策支持和项目倾斜,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联动互促,激活产业链。按照“一镇一园区,一园一特色”工作思路,规划建设丹橙、九龙山、脆红李、茶叶、安溪河流域“五大现代农业园区”,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进行提升改造,形成了以不知火等晚熟柑橘为主导的果桑茶林特色产业。深化与四川农业大学战略合作,每年预算50万元项目经费专项用于产学研用,依托“桔橙研究所”引进专家,吸纳培育桔橙产业人才。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形成“园区服务总队+村党员服务分队+产业协会服务支队”服务体系,开展防汛抗旱、管理维护、农技指导等。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有效解决用工难、技术不齐、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