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丹棱县紧扣镇村便民服务能力提升主题,持续推进中心提标、流程提速、服务提质,解决便民服务“远、慢、冷、繁”等问题,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021年,丹棱县成功纳入全省“三化”建设试点县。
夯实阵地,实现服务五级协同。重构服务体系。高标准新建市民服务中心,升级5个便民服务中心,保留2个撤并乡镇便民服务站,做实5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延伸N个商超代办服务点,建成“1+5+2+50+N”五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就近可办、多点可办”。创新窗口模式。以“共性+个性”为导向,采取“综合+特色+产业”模式设置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开设务工就业、“办不成事”等5种特色窗口,为群众提供“需求式服务”。推出特色改造。按照一点位一主题、一特色、一示范要求,结合“基础+自选”,根据村(社区)资源禀赋、治理模式等选择不同改造主题,确保实现基础标准化提升、主题特色化呈现。
优化供给,落实基层民生需求。实施扩权赋能。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题,因地制宜梳理“通用事项+特用事项”,下放或授权194项行政审批权限到基层办理,确保基层有责更有权。简化办事流程。按照“减环节、压时限、优流程、提效率”原则,梳理乡镇高频服务事项45项、村级代办事项102项,重新编制《乡镇便民服务业务一本通》,公布“容缺受理”事项30项,废除“奇葩证明”34项,对保留52项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提升服务能力。组建“全科”服务队伍,开展“全能通”业务培训5次,打破服务岗位条线壁垒,实现基层干部由“一专一岗”向“多能全岗”转变。
创新方式,提升精准服务水平。推出“一站式”服务。整合乡镇高频事项,将社保等部门事项纳入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乡镇启用“审批服务专用章”,解决群众“多头跑”问题。升级“政务服务+红色代办”举措,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建立“连心卡”,组建“村小跑”服务队,实行“网格化”代办。推出“网上办”服务。搭建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网络,认领上报42个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置自助终端机,引导群众“网上办”“掌上办”。推出“一件事”服务。梳理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涉农一件事”27件,开通农村发展“绿色通道”,形成《丹棱县乡村振兴政务服务一本通》,实现一书集中展示,一个综合指引,一次提交申请,一套材料分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