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之窗 -> 党委部门 -> 县委组织部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三个三”推进亲民化,聚能两项改革“后半篇”
来源:丹棱县人民政府 发表时间:2021-09-03 17:02 【字号:  

为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提升村(社区)阵地服务功能,丹棱县在率先完成6个城市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的基础上,投入200余万元全域实施村(社区)阵地亲民化改造,打造党员群众温馨家园。

“三个导向”定目标。坚持政策导向。严格遵循省、市亲民化改造要求,认真学习消化规范布局、亲民温馨、服务便捷、共同参与等4方面内涵,采取“支部+党员+群众代表+设计公司”方式,“一村一策”制定设计方案,并经组织、民政、行政审批等部门会审把关后实施,确保政策执行不跑偏。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两项改革”后村(社区)服务半径增大、服务对象增多、办公人员增加,阵地难以满足便民服务需求问题,征求吸纳行业部门改造意见建议50余条,梳理融入改造方案,实现资源整合、功能融合。坚持为民导向。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群众办事不便、咨询政策找不准方向等问题,采取党员联系包片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提出设置电子显示屏、立式展架等针对性解决方案,让服务群众更有质感。

“三个优化”促提升。优化空间布局。按照“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功能最大化”原则,35个村(社区)通过拆墙并屋拓宽便民服务室,合理设置服务引导区、办事等候区、窗口办理区等区域,提供饮水、充电、阅读等休闲服务,打造亲民、开放、互动“一站式”平台。优化办事流程。制发《村(社区)代办事项清单》,根据需要将人社、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下放或授权的112项行政审批事项部分或全部环节下放到村(社区)办理。严格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建立“全岗通”工作机制,推动村(社区)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优化服务功能。科学规划建设3个社区邻里中心,孵化培育本土社会组织承接运营,为群众项目化、常态化提供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法律咨询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生活。

“三个规范”抓长效。规范行为作风。制定“九坚持九严禁”履职行为规范,建立群众打分评议便民服务机制,为村(社区)干部行为拧紧“发条”、划出“禁区”,有效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规范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值班、坐班制度,探索休息时段、节假日阵地轮值共管办法,引导社会组织、志愿团队在阵地开展各类活动,全面助力村级治理。规范平台运用。推广使用四川省智慧党建云平台、“大雅先锋”智慧党建平台,拓展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功能,有效打通县乡村三级信息互通壁垒,助力服务便捷化、管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