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古井村围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通过“三找”“四改”“五育”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水平。
党员“三找”,强化战斗力。找归属感。推行党员奉献积分管理制度,量化开展月考勤、季考评、年评选,促成党员常态化参加组织生活,找到组织归属感。制度实施以来,累计召开党员大会2次、上党课3次、举办党群集中活动7次,党员参与率达96%以上。找荣誉感。依托党群集中活动日,定期开展“古井因你而精彩·党员上台讲故事”活动,鼓励党员讲述自身故事、感悟党员情怀、展示良好形象,切实提升荣誉感。找使命感。结合党员特长设置5个功能性党小组,常态化服务互动,增强党员示范带动责任意识,形成“组长带着干、党员比着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有效激发支部活力。已累计开展红袖标巡逻、防疫排查、河道清淤等服务40余次,带动党员群众500余人次参与。
村民“四改”,激发内动力。改观念。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群集中活动等开展“我是古井一份子”宣讲11次,提倡权利义务对等,使村民思想观念从“村集体为我做什么”向“我能为村集体做什么”转变。改习惯。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物质奖励三管齐下,将文明礼貌、勤劳友善等良好习惯养成纳入“道德超市”积分兑换,通过建立利益联结,引导村民从“陈规陋习”向“文明新风”转变。改方式。在村干部对岗定诺、领办项目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力量。开展7次“我为古井提建议”专题活动,搜集村务公开、环境整治等8个方面村民建议42条,实现村级治理从干部“单打独斗”向干群“群策群力”转变。改举措。实施“阳光村务”公开行动,定期公开村务、财务等情况,切实保障村民知情权和监督权。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协商格局,推动村民参与村级事务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支部“五育”,提升竞争力。育新产业。村党支部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通过柑橘种植、竹产业推广、九龙山旅游、物流产业园建设、资源租赁“五线并进”,多元化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向集约化、现代化迈进,预计10年后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00万元。育新村貌。支部组织53名党员带头开展道路黑化、庭院整治、河道治理等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全员参与、整村推进,凝聚起精致村容、扮靓村貌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相关整治项目已完成80%。育新农民。支部牵头开展政策理论学习、农技知识培训、文化艺术推广等活动,用知识技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用文化浸润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分别成立1支土专家队伍、1支文艺队伍,深入田间地头讲解种植养殖技术12次,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文艺演出7次。育新机制。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小网格·大互联”服务管理机制,以30—50户农户为一个网格,推选党员“网格长”,协助支部开展活动,及时报告网格内重大事项和重要情况,组织村民参与村务管理。育新风尚。坚持以党风带民风,要求党员干部担当律己、形成示范。开展“最美古井人”评选活动,每年评选最美村民、最美公婆、最美儿媳等道德模范。深入挖掘村民感人故事,通过农民夜校、村务微信群等多个平台进行宣讲。设立乡风文明理事会,开展日常监督、纠纷调解等工作,助推全村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