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丹棱县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主要内容来抓,牢牢聚焦文化院坝建设短板弱项,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主题教育高质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点亮“政府引导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制度引导。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分工、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文化院坝“四有四化”标准。强化资金引导。在鼓励自建、众筹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对建成的文化院坝分别给予1—3万的建设资金奖补,对文化院坝开展文化活动给予经费奖补。强化专业引导。定期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培养乡村文化院坝文艺人员,“以专业带动业余、城市带动乡村”为抓手,变送文化下乡为送专业技能下乡。
点亮“民间众筹灯”,扩大文化院坝影响力。众筹活动设施。以作平文化大院为榜样,引导企业开辟专门的免费文化活动室,鼓励农民利用自家住房和院坝提升改造。新建综合型文化院坝50个、专业型文化院坝24个、文旅结合型文化院坝26个。众筹文艺作品。引导各类文艺人才和文艺爱好者免费为文化院坝创作、编排文艺节目,引导各类艺术团体免费参与文化院坝组织的演出活动,引导企业赞助文化院坝的文化活动。众筹管理服务。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院坝的管理和服务,每个文化院坝都有人数不等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实现“人人参与、人人管理、人人服务”,打造一支乡村文化宣传思想战线的生力军。
点亮“共建共享灯”,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品牌。突出自我管理。实行文化院坝主人负责管理和服务、文化志愿者义务参与日常管理的机制,坚持所有文化院坝对社会免费开放。突出队伍建设。依托文化院坝组建花灯队、连箫队、唢呐队等92支“下得田头、上得台面”的乡村文艺队伍,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身边事,实现从“送文化下乡”到“农村文化进城”的转身。突出文化共享。坚持“天天有文化生活、月月有文化演出、年年有文化主题”,每年定期开展“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活动,每月每村固定开展“党群集中日活动”,春节期间开展“乡村春晚”活动,着力塑造丹棱县文化院坝群众文化品牌,不断丰富乡风文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