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从管理服务、回引服务、培育服务三方面发力,探索实现农民工党员服务工作管理精准、对接精准、对象精准的体制机制和有效举措,做到农民工党员离乡不离党返乡有舞台。
“1+5”建立管理服务体系。建立“1+5”农民工党建组织领导体系,依托县人社局成立县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综合党委,负责农民工党建工作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和部署推动。摸排确定5个丹棱籍农民工党员聚集城市,在北京、深圳、无锡、重庆、成都等地建立驻外农民工党组织,明确1名县委组织部干部和1名县人社局干部担任联络员、指导员,加强对农民工党员的教育管理。
“5+20”搭建回引服务桥梁。实施“招才引智”顾问聘任制度,在北京、深圳、重庆等5地组织召开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在丹棱籍外出务工成功人士、优秀农民工企业家中优选聘请20名担任丹棱县“招才引智”顾问,充分发挥顾问见多识广、资源丰富、人脉广泛等优势,为家乡回引选聘人才提供专业性意见和推荐人选,搭建起外出务工人员与地方引才需求的信息通道,实现返乡创业意愿与回引需求及时对接。
“1+1”精准培育服务对象。在引导返乡农民工领办集体经济、创办实体项目、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档”原则,量身制定跟踪培养方案,并确立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培育的方式,现已对77名农民工进行重点培养。在村级后备力量培育方面,将符合要求的有返乡发展意愿农民工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实施每名村级后备力量由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村第一书记结对帮带的培育举措,现已吸纳63名农民工进入村级后备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