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体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之窗 -> 党委部门 -> 县委办 -> 最新动态 -> 正文
中国共产党丹棱县历史(第三章)(第三节)
来源: 发表时间:2017-10-04 09:48 【字号:  

第三节 追歼残敌

1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十六军四十八师进驻洪雅县城。当晚,该师一四二团奉命前往丹洪公路新庙至仁美地段,接替二十四军四O九团在此的防务。

18日晚,在朦胧夜色中,驻守仁美的解放军一四二团三营八连指战员发现一股敌军穿越丹洪公路而来,立即就地卧伏。待其走近时,全连官兵一跃而起,齐声喝道:“放下武器,缴枪不杀!”走在前面的敌军受此惊吓,以为进入了我军的包围圈,赶忙束手就擒。后面大股敌军闻讯,急忙掉头往西北方向逃窜。

从俘敌口中得知,这股敌军是由重庆败阵下来的国民党一O 四师三一二团。在我军的穷追猛打之下,他们整日东躲西藏亡命奔逃已达半月,今晚好不容易逃到仁美山乡,欲乘夜幕掩护偷越丹洪公路逃往雅安山区,不料却窜入了解放军的防地。

在查明敌情后,当晚,一四二团首长根据天黑路滑等情况,判断敌人一定逃跑不远,即命一营追歼这股残敌。

一营接受任务后,全体指战员情绪高涨,纷纷说:“进军西南数千里,总是日夜追,追,追!敌人就是不敢见面,这次碰上了,可不能饶了他!”。

次日拂晓,在副团长李国军的率领下,一营踏上了追歼逃敌之路。部队沿着仁(美)张(场)公路快速前进。行至柏木桥天色渐明,战士们见桥西北的山坡下面,敌军正在宰猪杀鸡,烧水淘米做早饭,立即开枪射击。敌军听见枪声,慌忙丢下锅碗,四散奔逃。敌团长见后急令一个排把守前沿阵地,其余撤至右面山头进行阻击。我军乘敌立足未稳,经过奋力冲杀,很快便将敌人的前沿阵地摧毁。但在向敌占山头发起攻击时,却遭到了敌军的疯狂抵抗,靳小六等5名战士先后不幸中弹牺牲。见从正面强攻不能取胜,教导员曹静斋率领三连绕到敌人背后;与此同时,配合一连正面进攻的二连又抽调一个班从南面插入敌阵,从而形成犄角之势,使敌陷入三面夹击之中。敌团长见势不妙,急令部下向北面缺口猛突,我军调集10挺轻重机枪予以严密封锁。战斗进行到上午10时左右,敌军见已插翅难逃,只好倒转帽儿缴械投降。

此战,我军共俘敌600余人。战士们押着俘虏来到柏木桥后,俘虏群中的一个军官见我军人员不多,突然问道:“贵军是谁的队伍?”一个战士应声回答:“刘伯承的队伍!”这个俘敌听后频频点头,再也不吭声了。

我军在柏木桥追歼国民党三一二团溃部的同日,还在月南山全歼了一营残敌。

18日晚,驻防丹棱的解放军二十八师八十三团,获悉一股残敌向西北方向逃窜,即令三营连夜追击。该营在团长刘元奎的率领下,经梅湾桥、高石梯、圣钟寺于次日午后3时追抵名(山)、丹(棱)、蒲(江)三县交界的月南山后,发现这股逃敌藏在山上丛林中。此时,敌军已在仓促之中做好了战斗准备。鉴于敌人所处的有利位置和大部分敌军疲饿不堪无心恋战有可能倒戈的这一迹象,我军在迅速抢占敌阵附近的制高点后,即向敌军发起政治攻势,劝其归降。敌在我军的军事威慑和政治争取下,军心被逐步瓦解,最终放弃抵抗缴械投降。我军不战而降敌官兵245人,缴获机枪6挺,步枪140支。

我军集中俘虏后从其口中得知,这股逃敌原系王陵基保安四旅十三团三营。

至此,溃逃丹棱县境内的国民党残敌被全部肃清,全县获得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丹棱人民从漫漫长夜中走向光辉灿烂的黎明,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解放丹棱的战斗中,共产党员张田恩、柳俊、曹来群、靳小六和赵阿尧、侯九、金廷奎、王二兴、高春富、唐凯明、王白娃、刘金利、吕昌文等15名解放军战士,以及陈德明等50多位起义官兵,为了丹棱人民的解放而英勇地献出了他们的宝贵生命。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他们的不朽英名将永远铭刻在丹棱人民心中,他们的历史功绩将永远留驻于丹棱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