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任何人在公路上晒粮食,不允许在公路两边1米内种植高杆作物,不允许向公路上扔垃圾、倒杂草等。”目前,眉山市丹棱县双桥镇金藏村主干道路两旁整齐干净,再没有违规栽种、乱扔乱晒的情况发生。近年来,该村探索建立了村规民约“六清工作法”,促进该村在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环境改善、移风易俗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是丹棱县纪委在全县78个村(社区)打造村规民约,全域推进廉洁文化示范点建设的一个缩影。
2017年以来,丹棱县充分依托大雅文化,以“正”为核心,依托党务村务公开栏、党风廉政宣传栏、廉洁文化墙等基础设施在全县78个村(社区)创建廉洁文化示范点。将村规民约置入其中,传播和弘扬廉洁文化,使之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截至目前,全县78个村(社区)都建了村规民约。
丹棱县顺龙乡在村规民约的建立上走在了全县的前面,2017年5月,丹棱县纪委主要领导在顺龙乡调研该乡党风廉政反腐败建设时,就建议该乡在村规民约上进行探索。此后,该乡成立了乡风文明理事会,建立了“好撇事”制度,对农村红白喜事、环境保护治理、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起了引导作用。2018年,“好撇事”制度在该乡进行了推广。“现在只有红白喜事才允许请客,搬迁等都不能请客,这节省了时间、钱财,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该乡虎皮寨村精准扶贫搬迁户村民邱洪福感慨地说道。
随后,丹棱县仁美镇、张场镇、双桥镇等乡镇都建立了相关的村规民约。
2018年8月,仁美镇小桥村建立“红黑榜”制度,每季度在全村各小组开展乡风文明“红黑榜”评议活动。村民王某家就在村委旁边,晚饭后,王某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去村委宣传栏观看“红黑榜”,谁上了红榜,谁上了黑榜,王某是如数家珍。
今年7月,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制定了《万年村乡风文明“道德超市”实施细则》和《万年村乡风文明“道德超市”积分获取细则》。村民挣得积分后,就可以到“道德超市”兑换相应的商品,以此激励村民遵规守纪。“‘道德超市’很好,今年,我家秸秆没有烧,还得了积分2分,相当于4元钱,等积分凑够了,我就去换点洗衣粉。”万年村村民张杭高兴地说。
“村规民约作为廉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将廉洁文化辐射到每个家庭,还“点亮”了广大群众心中的廉洁“灯塔”,教育广大群众自觉遵规守纪、培育良好家风,增强了廉洁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丹棱县纪委常委、县委巡察办主任王文杰如是说。